Complicite
at Barbican
Directed by Simon McBurney
Design by Merle Hensel and Rumi Matsui
Starring
Eri Fukatsu as Shun-kin
Junko Uchida as Young Shun-kin
Yoshi Oida as Old Sasuke
Kentaro Mizuki as Tanizaki
Ryoko Tateishi as Radio Narrator
Design by Merle Hensel and Rumi Matsui
Starring
Eri Fukatsu as Shun-kin
Junko Uchida as Young Shun-kin
Yoshi Oida as Old Sasuke
Kentaro Mizuki as Tanizaki
Ryoko Tateishi as Radio Narrator
讀著2009年初《春琴》首次在 Barbican 演出時,劇評家 Charles Spencer 寫的冰冷文章[1],心中頗能體會 Spencer 先生執筆時的那種違和感。倒不是因為這齣戲不好(它棒透了!),而是
它所袒露的齷處太過讓人內傷,一時半刻難以療癒,若是沒有把握坦然直視,或在 Spencer 先生的狀況中是沒把握引導所有讀者都坦然直視,自然會出現這種反-反世俗的論調。
揭過了這一層障礙,或是當這幾位劇評家今年 (2010) 又再看一次、對變態的劇情已有心理準備後,才開始能品嘗其中的滋味。然而或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造成每篇劇評必然出現性虐關鍵字 Sadism, Masochism,對於角色情感和心態的解讀相當單向,竊以為這在原著中根本不是重點,原著的重點是強調那個年代的日本社會對女性的階級壓力,並且用了更多的篇幅在敘述佐助(與其說是春琴抄不如說是佐助傳),以移情的手法在描述佐助的執著,明顯感受到作者對於佐助一生(而非春琴一生)的崇敬。英國導演對文本的詮釋被英國劇評們挑出了錯誤的絲縷,是否可認定為文化差異,演出結束後我相當困惑,可惜後來 Simon McBurney 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雖然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有所不同(不敢說錯,只敢說不同。說不定我的理解才是錯的!),表現手法和舞台調度的功力卻是一流!
首先是關於 NHK 播音員這層安排,用古今並置來魔幻寫實這種手法在劇場裡雖然早就不新鮮,但在此劇中卻特別恰當,呼應小說中刻意跳開主要人物而採用敘史式的第三人稱寫作形式,舞台上既然又是一曾再現 (representation),就乾脆用播音員來講述小說作者來描寫佐助來回憶春琴這整件事。此外,對於古今情感觀的對照,也幫整齣劇增加了一個維度,讓觀眾有額外的觸碰點。立石涼子飾演的播音員,旁白的語調乍聽之下平穩中庸,事實上若閉上雙眼去聆聽(閉眼是因為舞台調度太炫目,但同時也是向佐助致敬),會驚訝地發現整體語韻是多麼有節奏!
其實整齣戲的聲音節奏是許多劇評和專業心得文容易忽略的部分,除了旁白能和場景轉換合於符節之外,主角們的語調和道具的聲響都有特別設計,例如,旁白說到佐助每夜都偷偷躲起來練習三弦琴時,在年輕佐助緩慢撥弄的琴聲中,不斷細細重複著「夜な夜な...」(yona yona),而每念一次老佐助也跟著用滄桑的嗓音重複一次,形成一種音律和語韻的三重和諧,餘韻繚繞;又例如,佐助的晚年生活靠弟子們照顧,憂戚的歌聲搭配將斷不斷的琴音,佐助的弟子們無限迴圈地送飯、倒茶、侍寢,整齊到彷彿可以從他們的動作之中聽到咚咚的聲音,如佐助的心跳,漸慢漸息。整體而言,我對於此戲聲音節奏非常喜愛,願摘《莊子─養生主》之文來形容之:「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若沒注意到聲音的美,不是因為粗心,而是因為舞台調度和各種道具、光影、投射的運用實在太吸引人了!不只多樣、複雜、飽和,而且精密。關於這部分的精巧 (elaboration),吉米布蘭卡在她的部落格中有很棒的描述,並說這是「一場會讓你上天堂的完美演出」,我完全同意!這邊就不獻醜試著再寫了,倒是想在她的述說基礎上拉出我個人的一點觀察。吉米布蘭卡文中提到的以竹竿為牆、為門、為老松和以燈光勾勒舞台空間的做法,「以一成萬千」,將舞台上的虛擬性高度發揮。用這種方式來表現場景,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或可用 Gestalt 學派所說的完形理論來理解,觀眾會自己發揮想像力去「完善」整個場景,這種發自內心的主動認同,會比被動地看到一個精美擬真的場景容易讓觀眾接受,這也是日本表達習慣上巧妙的地方。舉例吧,棒球遊戲美國和日本都有出,美國的 MLB 2K10 追求極度的擬真,但無論畫面多精緻、人物細節多真實,玩家在讚嘆之餘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諸多的不真實之處(眼神呆滯、面無表情等),而且是愈追求真實愈會發現其虛假,因為虛假之處就會愈明顯,因為它本來就是假的;反觀日本 KONAMI 的實況野球,本身想呈現的就不是畫面上的真實,人物的構成只有可愛的圓圈,甚至腳和身體還是分開的,但因為在細節設定上相當精緻,加上玩家出自內心的「完形」,反而會覺得實況野球中的松坂大輔比 MLB 2K10 中的松坂還要真實。回到劇場(講到遊戲我就失控了,果然是宅男...),《春琴》當中所使用的各種舞台效果,道具、燈光、榻榻米、紙片鳥、人偶,都有達到這個效果,甚至是敘事的節奏(仔細回想起來,大部分的場景之間是片斷的、離散的、跳躍的),讓觀眾主動完形起來之後,感覺都會比從頭到尾連貫式的敘事節奏(如契訶夫式的生活寫實)更加容易進入和移情。
最後是個簡單的猜測和思考。演出後受到大家討論的一個問題是:最後幕落下壓到三弦琴是故意的嗎?倫敦巴比肯劇院的重幕,當場直接把三弦琴壓碎,應該可以斷定這是個有意的安排。有什麼意義呢?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將琴跟「媒介」和「界線」聯想在一起,對春琴和佐助來說,三弦琴是他們心靈溝通的共同媒介,卻同時也是師徒身分的一條跨不過的界線。劇末壓碎了三弦琴,幕落頓時讓觀眾陷入黑暗,就像佐助刺瞎自己雙眼那一刻,代表兩人的愛情不再有隔閡了嗎?其實我倒是覺得,以兩人心靈上的契合度而言,是什麼身分的相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全然的、絕對的、在彼此心中的完整存在。
參考資料
Shun Kin 2009 Review by Charles Spencer (Telegraph)
獻給 Abby 同學,日期偷押在你回台灣那天。要幸福喔!
它所袒露的齷處太過讓人內傷,一時半刻難以療癒,若是沒有把握坦然直視,或在 Spencer 先生的狀況中是沒把握引導所有讀者都坦然直視,自然會出現這種反-反世俗的論調。
揭過了這一層障礙,或是當這幾位劇評家今年 (2010) 又再看一次、對變態的劇情已有心理準備後,才開始能品嘗其中的滋味。然而或許是因為文化的差異,造成每篇劇評必然出現性虐關鍵字 Sadism, Masochism,對於角色情感和心態的解讀相當單向,竊以為這在原著中根本不是重點,原著的重點是強調那個年代的日本社會對女性的階級壓力,並且用了更多的篇幅在敘述佐助(與其說是春琴抄不如說是佐助傳),以移情的手法在描述佐助的執著,明顯感受到作者對於佐助一生(而非春琴一生)的崇敬。英國導演對文本的詮釋被英國劇評們挑出了錯誤的絲縷,是否可認定為文化差異,演出結束後我相當困惑,可惜後來 Simon McBurney 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雖然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有所不同(不敢說錯,只敢說不同。說不定我的理解才是錯的!),表現手法和舞台調度的功力卻是一流!
首先是關於 NHK 播音員這層安排,用古今並置來魔幻寫實這種手法在劇場裡雖然早就不新鮮,但在此劇中卻特別恰當,呼應小說中刻意跳開主要人物而採用敘史式的第三人稱寫作形式,舞台上既然又是一曾再現 (representation),就乾脆用播音員來講述小說作者來描寫佐助來回憶春琴這整件事。此外,對於古今情感觀的對照,也幫整齣劇增加了一個維度,讓觀眾有額外的觸碰點。立石涼子飾演的播音員,旁白的語調乍聽之下平穩中庸,事實上若閉上雙眼去聆聽(閉眼是因為舞台調度太炫目,但同時也是向佐助致敬),會驚訝地發現整體語韻是多麼有節奏!
其實整齣戲的聲音節奏是許多劇評和專業心得文容易忽略的部分,除了旁白能和場景轉換合於符節之外,主角們的語調和道具的聲響都有特別設計,例如,旁白說到佐助每夜都偷偷躲起來練習三弦琴時,在年輕佐助緩慢撥弄的琴聲中,不斷細細重複著「夜な夜な...」(yona yona),而每念一次老佐助也跟著用滄桑的嗓音重複一次,形成一種音律和語韻的三重和諧,餘韻繚繞;又例如,佐助的晚年生活靠弟子們照顧,憂戚的歌聲搭配將斷不斷的琴音,佐助的弟子們無限迴圈地送飯、倒茶、侍寢,整齊到彷彿可以從他們的動作之中聽到咚咚的聲音,如佐助的心跳,漸慢漸息。整體而言,我對於此戲聲音節奏非常喜愛,願摘《莊子─養生主》之文來形容之:「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若沒注意到聲音的美,不是因為粗心,而是因為舞台調度和各種道具、光影、投射的運用實在太吸引人了!不只多樣、複雜、飽和,而且精密。關於這部分的精巧 (elaboration),吉米布蘭卡在她的部落格中有很棒的描述,並說這是「一場會讓你上天堂的完美演出」,我完全同意!這邊就不獻醜試著再寫了,倒是想在她的述說基礎上拉出我個人的一點觀察。吉米布蘭卡文中提到的以竹竿為牆、為門、為老松和以燈光勾勒舞台空間的做法,「以一成萬千」,將舞台上的虛擬性高度發揮。用這種方式來表現場景,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或可用 Gestalt 學派所說的完形理論來理解,觀眾會自己發揮想像力去「完善」整個場景,這種發自內心的主動認同,會比被動地看到一個精美擬真的場景容易讓觀眾接受,這也是日本表達習慣上巧妙的地方。舉例吧,棒球遊戲美國和日本都有出,美國的 MLB 2K10 追求極度的擬真,但無論畫面多精緻、人物細節多真實,玩家在讚嘆之餘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諸多的不真實之處(眼神呆滯、面無表情等),而且是愈追求真實愈會發現其虛假,因為虛假之處就會愈明顯,因為它本來就是假的;反觀日本 KONAMI 的實況野球,本身想呈現的就不是畫面上的真實,人物的構成只有可愛的圓圈,甚至腳和身體還是分開的,但因為在細節設定上相當精緻,加上玩家出自內心的「完形」,反而會覺得實況野球中的松坂大輔比 MLB 2K10 中的松坂還要真實。回到劇場(講到遊戲我就失控了,果然是宅男...),《春琴》當中所使用的各種舞台效果,道具、燈光、榻榻米、紙片鳥、人偶,都有達到這個效果,甚至是敘事的節奏(仔細回想起來,大部分的場景之間是片斷的、離散的、跳躍的),讓觀眾主動完形起來之後,感覺都會比從頭到尾連貫式的敘事節奏(如契訶夫式的生活寫實)更加容易進入和移情。
最後是個簡單的猜測和思考。演出後受到大家討論的一個問題是:最後幕落下壓到三弦琴是故意的嗎?倫敦巴比肯劇院的重幕,當場直接把三弦琴壓碎,應該可以斷定這是個有意的安排。有什麼意義呢?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將琴跟「媒介」和「界線」聯想在一起,對春琴和佐助來說,三弦琴是他們心靈溝通的共同媒介,卻同時也是師徒身分的一條跨不過的界線。劇末壓碎了三弦琴,幕落頓時讓觀眾陷入黑暗,就像佐助刺瞎自己雙眼那一刻,代表兩人的愛情不再有隔閡了嗎?其實我倒是覺得,以兩人心靈上的契合度而言,是什麼身分的相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全然的、絕對的、在彼此心中的完整存在。
參考資料
Shun Kin 2009 Review by Charles Spencer (Telegraph)
獻給 Abby 同學,日期偷押在你回台灣那天。要幸福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