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Merrily We Roll Along

Music and Lyrics by Stephen Sondheim
Book by George Furth
2012.12.13 at Menier Chocolate Factory, London


當代音樂劇的詞曲大師史蒂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 生平寫了無數經典的大作,《拜訪森林》、《瘋狂理髮師》、《西城故事》、《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以及《Saturday Night》等,都是和主流百老匯商業娛樂價值有所扞格、卻又能在那資本主義之林獲致成功的代表作。然而這齣寫於 1981 年的經典音樂劇《Merrily We Roll Along》(中文或譯《友情歲月》),在百老匯首演時卻反常地遭受慘敗。據說當時由於敘事線太過複雜使觀眾難以理解,演員們還必須穿上寫著角色名稱的戲服T恤在台上演出。也不知道到底是因為劇情複雜還是因為穿T恤這個天才點子(誰想出來的...),總之當年總共只演了16場就夭折,創下桑坦生涯中最慘的紀錄,也讓這齣作品被打入冷宮。這一封存就是十年,直到 1992 年被英國導演 Michael Grandage 看上,大膽重新製作後在倫敦西區上演,才終於獲得觀眾和劇評的一致讚賞,不僅讓本劇獲得平反,更再度擦亮史蒂芬桑坦的招牌。當年在劇中飾演女主角的 Maria Friedman 在又過了二十年後的今天,演而優則導,選擇以這齣《Merrily We Roll Along》作為她劇場導演的處女作。這次的製作,除延續了 Michael Grandage 的成功模式,更加入了 Maria Friedman 當年從女主角瑪莉身上來看故事全貌的獨特視角。



 1981

 2012

作曲家、填詞家、小說家,因為年輕時共同的理想和抱負而成為摯交,經歷困頓、互相扶持,卻在各自的事業開始起飛之後,由於現實上的不同選擇而走上迥異的道路,出售夢想而獲致名利財富,或冥頑不靈而落得窮愁潦倒,曾經堅固的友情終究分崩離析。

交代劇情往往是我寫文章時最痛苦的部分,我的壞習慣是會寫得很冗贅,變成流水帳。但這齣音樂劇的劇情真的就是如上所述,三行就可以講完大意了,至於中間所發生各種糾葛、現實與理想的掙扎、和角色心態的轉變,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自行想像,因為若從正常角度來看,這根本就是一個極為標準的鄉土劇套路。但這齣戲之所以特別、之所以雋永,就在於桑坦和編劇 George Furth 兩人以劇場中相當少見的絕對倒敘法來編織這個鄉土故事。全劇以作曲家和大製作人 Franklin 進軍好萊塢電影大獲全勝的豪宅慶功宴開始,先將他沈醉在自我成功中卻和好友們吵翻天的結局攤在觀眾面前,再帶領觀眾一步步逐年倒轉,抽絲剝繭地檢視 Franklin 在每一個十字路口的人生抉擇。這些抉擇在當下都看似合理,但觀眾們卻早已知道它背後將要付出的友誼代價,因此舞台上的理所當然卻在觀眾心中強烈拉扯。最後,全劇在三位好友初次碰面的紐約破舊公寓樓頂上,互相訴說著對人生和社會的美好抱負中,硬生生地落幕,只留下觀眾心中的迴盪,和旋律溫馨的終曲所反差出的苦澀。

稍微將情緒抽離,我卻發現自己在觀賞時落入了編劇的人性陷阱。由於倒敘法的後設觀點,很容易對主角們產生歸因偏差 (attribution error),認為一切都是環境和情勢使然。回家後將原聲帶的順序整個反過來聽一遍,果然對角色們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認知。雖然我一直認為內在歸因是誤解的源頭,總是希望自己改掉這種思考模式,但現實生活當中是沒有後設的,且劇中回顧的時間點也太過精準,因果之間難道可以完全是對射 (bijection) 的嗎?若人生也是蝴蝶效應,那豈非仍然是個性引導決定、眾多決定導致命運?倒敘法畢竟還是極不寫實的。這個錯覺卻正是這齣戲的整體縱深所在。

劇本另一個值得玩味之處,在於隱喻和影射的想像。在70年代中期以音樂劇作曲作詞成名、隨後又因音樂劇改拍成電影而大紅大紫,這樣的人物並沒有太多。在 1981 年本劇演出之後,又有哪個人正如劇中所預言,跟自己御用的女主角搞曖昧而結婚、卻又在接下來的幾個製作中鬧僵離婚、離婚官司還吵得沸沸揚揚的?他們的確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Maria Friedman 跟史蒂芬桑坦的關係一直都很密切,當 Maria 決定要導這齣戲時,桑坦還特地從紐約拍了封電報(對!桑坦在西元 2012 的今日拍了一封越洋電報)到倫敦恭喜開排,並給劇組開了個小玩笑:「一切全聽 Maria 的安排,我到最後再親自去糾正你們!」若是一般人看到這句話,一定嚇得只敢乖乖照本宣科,但熟知桑坦式幽默的 Maria 卻像拿到免死金牌一樣,大膽地以導演身分對劇本加入個人觀點。史蒂芬桑坦和 George Furth 筆下的男主角 Franklin 雖然追逐著大眾價值,自己心中卻是充滿掙扎,只因為隨波逐流而讓他走上最後的道路;Maria 所形塑的 Franklin 就比較「壞」一點了,許多時候看到的是他有意識地朝著最終的方向前進,並大膽地做出人生抉擇,只不過他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會有什麼後果。

以法蘭克和貝絲在酒吧中結婚那段來說吧,原著的橋段是:貝絲謊稱懷孕而要和法蘭克結婚。查理知道真相且一路將瑪莉對法蘭克的情感看在眼裡,因而在結婚前一刻把騙婚的真相告知法蘭克。法蘭克一時非常挫折,但婚訊已發賓客已到,他實在拉不下臉來取消,只好將就上堂。而 Maria 改過的劇情則變成:貝絲在婚前故意測試法蘭克,問他如果沒有懷孕還願不願意結婚,法蘭克說願意但有所悵然,而貝絲又說懷孕是真、只是想確定法蘭克是因為愛她而結婚不是不得已。這一切都看在一旁的瑪莉眼裡。

簡而言之,Maria 所做的改變是,除了主角三人的友誼主線外,另加強了瑪莉、法蘭克、貝絲三人之間的戀情張力。這麼作沒有不好,只是,由於法蘭克這角色後來又外遇、離婚、又外遇,當他在每個階段都如此直覺和篤定,少了桑坦最初賦予這個角色的猶豫和掙扎,難免讓觀眾覺得他這個人就是感情大混蛋,因此走到夢想腐敗友情崩解似乎對他來說也只是個剛好的下場而已。

對於年輕人的夢想,我們在世故的東方價值觀當中往往習慣去駁斥,以長者或過來人身分去點醒年輕人勿眼高手低、須腳踏實地。或許不知不覺中,我們其實摧毀了許多偉大的夢想和新穎的發明,摧毀了讓我們社會更美好的一絲機會。支持夢想,讓夢想發芽,雖然最後不一定能實現,結果可能還是眼高手低一事無成,或甚至像劇中一樣墮落腐敗,但至少會是個機會。這齣劇是要告訴我們,帶著夢想進入社會染缸中必然墮落,因此不要有夢想嗎?絕不是。夢想才是最終的結果。就像他們所謂的「美國夢」一樣,孵育它,一定會有成真的一天,然後啟發更多的夢想。


Merrily We Roll Along - West End transfer
23/04/2013 - 09/07/2013
at Harold Pinter Theatre


僅以本文致好友一位,令我甘拜下風的音樂劇達人,六年前在北藝大、嵐創作體試唱《拜訪深林》那天認識,後又在倫敦碰頭,此藉《Merrily We Roll Along》於倫敦暫別,頭尾兩齣正好都是桑坦的音樂劇。

[Guardian] Backstage at Sondheim's Merrily We Roll Along - audio slideshow
[Guardian[ Stephen Sondheim, composer – portrait of the arti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