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

2006.11.18 新編京劇 - 胡雪巖

新編京劇 - 胡雪巖


演出:【國立國光劇團】
地點:國家戲劇院


關於京劇

這是我第二次踏入戲院觀賞傳統戲曲。第一次接觸戲曲大約是去年的此時,所看的劇目就是國光劇團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該戲應屬於崑劇,與這次所觀賞的京劇略有不同,不過在看戲之前我並不知道,還邊看邊納悶字幕怎麼沒打上曲牌名,殊不知京劇只略分皮黃兩種腔調。國光劇團在總監王安祈老師之下,近年來致力於傳統戲曲融合現代劇場觀念的實驗,推出不少新編戲劇,或許對深段的老戲迷來說需要一點調整,但對年輕族群則是更有親切感和吸引力。且來談談這齣新編的<胡雪巖>在新舊融合上的各種巧思。


新編!舞台!

開演之前,我就先為自己預設了一個觀察點,舞台處理。一般來說,由於傳統戲曲從虛擬性的美感出發,對舞台裝置和佈景較不考究,因此當戲曲演員踏上鏡框式舞台時,觀眾看到小小的人物在鏡框最底部翻翻滾滾,造成視覺上的不平衡,在國家戲劇院這麼大的鏡框之下尤其明顯。因此,既然結合了現代劇場的舞台概念,必然會考慮如何消擬這個尷尬。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當中所採用的作法較為傳統,即將窗櫺、掛圖、屏風等向上拉長,雖然人物還是很小,但可以造成一種觀眾由上方俯視舞台的視覺效果,可以接受。這次,紅幕升起,舞台令我十分驚艷!為了不讓鏡框上半部空盪,索性在後方架起第二舞台,藉由燈光效果轉換焦點,不僅將整個空間完全利用,更免除了大鏡框對戲曲表演的尷尬,適合極了!此外,經由上下兩個舞台的切割,可以將兩個不同時空的場景並置,也算是戲曲表演不常見的新手法。


新編!對話!

或許是為了製造笑果,或許是將降低觀眾年齡層看得比忠於故事時代背景來的重要,對話當中使用了不少算是現代厘俗的語詞。例如以"不好意思!"取代認知當中比較符合時代背景的"失禮!失禮!"。關於這個改變,我認為實驗結果不如預期。第一,偶爾為之固然有笑果,當這類詞語的出現太頻繁,會打亂觀眾的移情,第二,最可惜的,採用白話用語等於捨棄了傳統文言文用詞的韻味,這種韻味卻應該是戲曲的精華所在才對。

另外,傳統戲曲首度出現英文!!也就是胡雪巖收購生絲對抗洋商的橋段,安排了英國商人用英語跟胡雪巖對話,雖然有點不倫不類,畢竟英文咿咿喔喔唸起來就是沒有中文特有的美感,不過這種作法相當大膽!也增加不少趣味性。


新編!歌舞陣勢!

第一場第五景的商業帝國,錢莊小二、絲綢女、當舖典當合起來的陣勢,讓我瞬間想起<歌劇魅影>第二場第一景的"Mask Parade",兩齣戲之間簡直有異曲同工,印象當中傳統戲曲只有武場才會出現所謂的"歌舞陣勢",這次將手中的刀槍劍戟換成算盤、採桑籃、契約來排個陣勢,不知道有多少還是傳統身段,只覺得乍看之下有點不適應。


新編!男女對唱!

傳統曲目中對唱的曲子應該不少,但其中鮮少有合聲和重唱的部份。劇中胡雪巖和羅四太太的一陣新式對唱,讓我首次聽到以傳統戲曲的唱腔也可以唱出如西方聲樂中男女聲和音的優美和流行樂中男女重唱的傾訴柔情。這樣的新嘗試,使原本只是附屬在"戲"之下的"曲",其欣賞價值能被拉拔到一樣的高度,就像西方音樂劇一樣,光是聆聽曲目的原聲帶就能感受到情感的張力。


文化的養分

經典就是永遠的流行,戲曲之所以經過數百年仍然受到喜愛,就是因為它的唱腔、它的文字、它的韻味、它的身段、它個情境,無一不是我們深層文化最自然的表現,其實我們早已接受它成為內在的一部分,只是現代人多半接觸得晚,一旦接觸到了,才會忽然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那麼自然地去接受它、欣賞它。至於傳統的翻新,其實不是近年來才開始,這項工作在數百年內從來沒有停止過,今天的翻新,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有朝一日也會成為經典、成為永遠的流行,為我們的文化添入新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