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

2006.11.18 新編京劇 - 胡雪巖

新編京劇 - 胡雪巖


演出:【國立國光劇團】
地點:國家戲劇院


關於京劇

這是我第二次踏入戲院觀賞傳統戲曲。第一次接觸戲曲大約是去年的此時,所看的劇目就是國光劇團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該戲應屬於崑劇,與這次所觀賞的京劇略有不同,不過在看戲之前我並不知道,還邊看邊納悶字幕怎麼沒打上曲牌名,殊不知京劇只略分皮黃兩種腔調。國光劇團在總監王安祈老師之下,近年來致力於傳統戲曲融合現代劇場觀念的實驗,推出不少新編戲劇,或許對深段的老戲迷來說需要一點調整,但對年輕族群則是更有親切感和吸引力。且來談談這齣新編的<胡雪巖>在新舊融合上的各種巧思。


新編!舞台!

開演之前,我就先為自己預設了一個觀察點,舞台處理。一般來說,由於傳統戲曲從虛擬性的美感出發,對舞台裝置和佈景較不考究,因此當戲曲演員踏上鏡框式舞台時,觀眾看到小小的人物在鏡框最底部翻翻滾滾,造成視覺上的不平衡,在國家戲劇院這麼大的鏡框之下尤其明顯。因此,既然結合了現代劇場的舞台概念,必然會考慮如何消擬這個尷尬。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當中所採用的作法較為傳統,即將窗櫺、掛圖、屏風等向上拉長,雖然人物還是很小,但可以造成一種觀眾由上方俯視舞台的視覺效果,可以接受。這次,紅幕升起,舞台令我十分驚艷!為了不讓鏡框上半部空盪,索性在後方架起第二舞台,藉由燈光效果轉換焦點,不僅將整個空間完全利用,更免除了大鏡框對戲曲表演的尷尬,適合極了!此外,經由上下兩個舞台的切割,可以將兩個不同時空的場景並置,也算是戲曲表演不常見的新手法。


新編!對話!

或許是為了製造笑果,或許是將降低觀眾年齡層看得比忠於故事時代背景來的重要,對話當中使用了不少算是現代厘俗的語詞。例如以"不好意思!"取代認知當中比較符合時代背景的"失禮!失禮!"。關於這個改變,我認為實驗結果不如預期。第一,偶爾為之固然有笑果,當這類詞語的出現太頻繁,會打亂觀眾的移情,第二,最可惜的,採用白話用語等於捨棄了傳統文言文用詞的韻味,這種韻味卻應該是戲曲的精華所在才對。

另外,傳統戲曲首度出現英文!!也就是胡雪巖收購生絲對抗洋商的橋段,安排了英國商人用英語跟胡雪巖對話,雖然有點不倫不類,畢竟英文咿咿喔喔唸起來就是沒有中文特有的美感,不過這種作法相當大膽!也增加不少趣味性。


新編!歌舞陣勢!

第一場第五景的商業帝國,錢莊小二、絲綢女、當舖典當合起來的陣勢,讓我瞬間想起<歌劇魅影>第二場第一景的"Mask Parade",兩齣戲之間簡直有異曲同工,印象當中傳統戲曲只有武場才會出現所謂的"歌舞陣勢",這次將手中的刀槍劍戟換成算盤、採桑籃、契約來排個陣勢,不知道有多少還是傳統身段,只覺得乍看之下有點不適應。


新編!男女對唱!

傳統曲目中對唱的曲子應該不少,但其中鮮少有合聲和重唱的部份。劇中胡雪巖和羅四太太的一陣新式對唱,讓我首次聽到以傳統戲曲的唱腔也可以唱出如西方聲樂中男女聲和音的優美和流行樂中男女重唱的傾訴柔情。這樣的新嘗試,使原本只是附屬在"戲"之下的"曲",其欣賞價值能被拉拔到一樣的高度,就像西方音樂劇一樣,光是聆聽曲目的原聲帶就能感受到情感的張力。


文化的養分

經典就是永遠的流行,戲曲之所以經過數百年仍然受到喜愛,就是因為它的唱腔、它的文字、它的韻味、它的身段、它個情境,無一不是我們深層文化最自然的表現,其實我們早已接受它成為內在的一部分,只是現代人多半接觸得晚,一旦接觸到了,才會忽然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那麼自然地去接受它、欣賞它。至於傳統的翻新,其實不是近年來才開始,這項工作在數百年內從來沒有停止過,今天的翻新,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有朝一日也會成為經典、成為永遠的流行,為我們的文化添入新的養分。


2006年11月5日

2006.11.04 女兒紅 - 撼動版

女兒紅 - 撼動版

演出:【屏風表演班】
地點:新竹縣 演藝廳


李國修常被譽或被貶為國內最具商業色彩的劇場工作者,之前沒特別感覺,這齣<女兒紅>讓我完全認同這個說法,因為它給我迥異於以往的震撼,為商業化的精緻所震,為劇情強烈的感動所撼。

生命中的共同檔案


<女兒紅>的劇情觸動觀眾心中兩個部份,其中之一就是開啟了臺灣人生命中共同的檔案。我們的祖父輩,多少都經歷過那戰爭時代的顛沛流離,如果我們曾經鄙視他們的封閉想法或不諒解他們的固執,那或許都是因為他們所經歷的人生不是我們能想像的,在大時代的洪潮下,人生渺小得像任憑巨浪拍打的竹筏。但是我們(我)卻從來不曾試圖去了解。我相信,每個祖父祖母背後都一定有個已經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故事,戰爭、逃難、貧困、戒嚴,但再怎麼苦,生活都還是要過下去,於是這些記憶就變成縐紋,早年受到壓抑的心靈化成現代年輕人所看不慣的封閉和固執。最後,這些沒有被傳誦的過去,先人們的事蹟,根的認同,就這樣失落在火燄理。而就連骨灰罈,也會被人遺忘在計程車上(笑)。

看來,李國修是很幸運的。他追溯了母親和祖母的事蹟,並且擁有一個舞台鏡框可以當作宣洩的窗口,達到他自己所謂的自我救贖。同時觸動觀眾對自己母親的投射。應該有不少觀眾散場或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回老家跟母親說說話吧!其實也因為這種戲劇上的投射,幫助觀眾們解開了不少心結。

小時代 - 幾個十年


然而這樣的題材若是少了母親的情感的潤飾,就會像煙火一樣只能有短暫的生命。在那個大時代裡,人是那麼的渺小;在這個小時代裡,人更是小到幾乎看不到了,這樣的故事文本已經隨著大環境的萎縮而消逝。時代變遷,若家譜都能變成電子檔案傳來傳去,十年之後,還有誰會記得這種建立在根的認同上的感動?

十年,十年,不禁令我想起去年此時果陀<跑路救天使>的演出。謝幕時,蔡琴破天荒地回應了"音樂劇"的觀眾安可,獻唱一曲"恰似你的溫柔",並且又將最後一幕排演一遍,最後激動地喊"十年的努力和觀眾的支持,才等到今天的果陀,但是蔡琴沒有幾個十年,今天晚上就獻給你們!"

這個大時代下的故事,有幾個十年?李國修的<女兒紅>,有幾個十年?李國修自己,又有幾個十年?到時候沒有李國修的<女兒紅>,到底會在哪裡呢?

屏風之野望


我必須說,屏風走向建立專屬劇場的路愈來愈接近目標了!首先是票價,跟紐約當地百老匯的票價已經相差無幾,若折合消費水準來算說不定還更貴,讓我起初望之而卻步。但是看完了戲,感覺實在值得划算!更覺得下一齣戲若票賣得不貴就代表不值得一看。投影效果和配樂與音效之精緻無須再提,倒是這次佈景之多樣、場景更換之複雜,卻仍然能在換場的十秒內一切到位,其劇組的管理和效率讓人驚艷,使我頓時有種衝動想以工業工程的背景投入劇場經營,將各種管理手法帶入劇團。另外,舞台特效又進步了!國內劇場首見的現場爆破將屏風的技術又推到一個新的境界,照這樣發展下去,如<歌劇魅影>般的地窖迷幻場景終有一天會出現在國內劇團的舞台上。高成本、大製作、精緻劇場、高價消費,搭配聲光視覺享受與心靈情感洗滌的全方位戲劇,我幾乎可以看到宏偉新穎屏風劇場聳立在我眼前了!



2006年11月4日

2006.10.07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

劇團:【表演工作坊】
   【明華園】
地點:台中中山堂


經典的蛻變

被譽為華人劇場最傑出的經典劇目,金士傑、丁乃竺、李立群、劉靜敏、顧寶明等今日儼然都已稱得上是頂尖的人物,創造了劇中的人物,又經林青霞、蕭艾、趙自強、馮翊綱、丁乃箏、劉亮佐、蔡燦得等人的再現,其實觀眾心目中的<暗戀桃花源>早已有了既定或是理想的形象。這第四度的巡演,如何求新求變、卻要不失初衷,如何勾出老觀眾的眼淚、又能激起劇場新人的掌聲,看似困難複雜,但在大師賴聲川無止盡的創意下,加入了明華園歌仔戲,新奇美好的結果竟是如此簡單。



明華園歌仔戲

歌仔戲是台灣本土戲曲的一種,承襲了中國傳統戲曲的風格和題材,但表演方式已與京劇、豫劇、川劇等大不相同,我們所說的戲曲三元素在歌仔戲當中已經相當不明顯甚至消失了。完全消失的算是虛擬性,傳統戲曲中一桌二椅的虛擬場景早已被華麗的佈景、道具、假山假石給取代,並且已經成為現代歌仔戲表演的必備元素;至於演出中包含翻騰、武打、雜技的多樣性也逐漸消失當中;程式性也因為服裝多樣化和寫實化、以及本來就不存在歌仔戲當中的臉譜系統,而顯得相對不明顯,所剩者只有用於演出分工的角色稱謂。


因此,有劇評者認為,這次巡演呼應了原始悲喜劇並置的概念,將"表演方程式和心理寫實並置",我個人無法同意這種講法。


但節目單中總監賴聲川自己又說了,這次和明華園合作,"多麼符合我當初(最當初!)對<桃花源>演出風格的期望。"既然不是意圖引入所謂的"表演方程"來和表坊並置,到底這個最當初的期望是什麼?竊自認為應該是歌仔戲的草根性。就像希臘劇場的羊人劇一樣,借重歌仔戲厘俗而笑鬧的風格,強化<桃花源>的喜劇成分,拉大悲喜劇之間的差異並將悲和喜推到極端。為什麼要真的找個歌仔戲團體呢?因為賴聲川希望觀眾在看<桃花源>的時候真的能夠像在野臺看戲時一樣鼓掌叫好,使草根性與文藝風並置,轉入<暗戀>的情緒更加深刻。


不過觀眾們顯然不願意在劇院裡面如此的"失態",倒使賴聲川的預期落了空。



誰是悲劇誰是喜劇

明華園的<桃花源>成功地製造出全劇需要的笑鬧,唱唱跳跳,國台語交雜,是個不折不扣的喜劇。充滿文藝氣息,每個情節、每個對白都撥動觀眾心弦的<暗戀>,也一直是勾出觀眾淚水的悲劇。直到劇末,兩劇互換了。


賴陶帶著喜樂的心回家,看到春花和袁老闆過著不幸福的生活,想帶他們一起去桃花源,卻被春花和袁老闆認為是瘋子。歡樂的氣氛直轉而下,變得悲傷悽苦。另一邊,雲之凡怯怯地走進病房,提了一籃水果,沙啞的江濱柳雖然試著聊家常,但難掩激動,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問是否想過對方?雲之凡沒有回答,握住了他的手,放開,離去。此處激動之情再也不是兩行淚水能宣洩。直到江太太回到病房中,握起江濱柳顫抖的手,兩老相倚。我突然覺得,這個片段如此簡單而幸福,似乎已是最好的結局,<暗戀>最後竟然是齣溫馨的喜劇。


然而我們卻不必強分悲喜劇,因為那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就像這兩個故事,雖然劇情不同、背景不同、演出形式不同,本質上卻是相同的,因為它們同在一個舞台上演出、因為它們同為<暗戀桃花源>劇中的一部分。



解不開的問題

二十年了,某些元素仍然構成經典的迷宮,每個人都從不同的入口進入,也從不同的出口離開。就像陌生女子一角,和她口中的劉子驥。


我特別喜歡幾句台詞。


----------------------


[江]我們就算在上海沒有認識,在十年之後,我們在...在漢口也會認識!如果十年之後在漢口沒有認識,那麼三、四十、甚至五十年後在...在海外也會認識!

(五十年後台北)

[江]好大的上海,我們還能在一起,想不到......小小的台北把我們給難倒了。


-----------


[雲]我媽媽帶我們逃難,從滇池出發......走了好幾天的路,到了一個好特別的地方,一山的野花,那兒的人說的話我們聽不懂,可是他們對我們很友善......到現在,我還常常會想那個地方。

[江]真的有那樣的地方?

[雲]有機會,我帶你去,好不好?


----------------------


一切結局,好像早在一開始就已經預告。




2006年8月13日

2006.08.13 2006台大戲劇聯展

2006台大戲劇聯展

劇目:【回到動物園】
   【發條橘子】
地點:台大視聽小劇場實驗劇場


第一次看學生的實驗劇場。聯展一連好幾天,但因緣際會和朋友一起看了今天這兩齣戲。

第一齣戲,我看的第一眼,就覺得充滿了紀蔚然的風格。昏暗的小酒吧、袒胸露乳的男主角在"開演前十分鐘就在舞臺上四處走動";對白運用著大量髒話、卻又不時夾雜幾句英文;寫實風格中以燈暗燈亮穿插數個抽象意念。簡直就是<夜麻>學生版。讓我在看完戲的瞬間自以為摸透了這齣戲。

會這樣講,代表我在坐車回家的路上突然意識到了某些我忽略的事實。它的風格和做法竟然和兩齣名戲如此雷同,難道不怕被演尖的觀眾看出來洩了底嗎?相反的,它就是刻意要在一開始就明目張膽地承襲<夜麻>的作法,目的是讓眼尖的觀眾看出來並進行聯想,藉以宣告他們想要做出<夜夜夜麻3 - 回到動物園>的大膽嘗試!

既然有如此的壯志,就必須接受觀眾以<夜麻>系列的高標準來審視這齣戲。不過,將之和兩齣名家之戲並較,雖然是門外漢之言,想必對他們來說亦是一種恭維。

以下恭維。<夜麻1>是寫四年級生的麻痺,<夜麻2>是寫五年級生的宿醉。我個人非常喜愛兩齣戲的風格,看完戲後也有一陣子相當期待六年級戲的出現,一方面卻又擔心六年級離劇作家已經太遠,或是連演三次會讓這個風格用老了淪為格式,題外話。不過說真的,<回到動物園>讓我感覺不出到底是在寫六年級還是七年級,或許"年級"之分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此劇想以動物城市為意象,卻一直在扯小寶寶的身世,又有點牽強地解釋成不想長大,未免將主題給模糊了,不然乾脆就換個題目來演演吧;再者,且尤為重要,此劇沒有回憶的感覺,因此毫無"追憶過去時光"的<夜麻>基調,算是一大失敗,大學生就算演技再怎麼好,演超齡角色頂多就是二三十歲,劇中幾個角色在我看來不過都大學剛畢業(其實也的確是大學畢業在考研究所),那何必故作老成、裝腔作勢地回憶還沒過幾個月的"大學日子"呢?硬是要回憶吧,夜麻一二都有老薑一樣的社會辣味,七年級根本還沒有入社會,這麼嫩的氣氛怎麼佐戲呢?最明顯的一點,夜麻一二的角色入了社會以後都變了,錢、權力、野心,這樣回憶起大學日子才有味道,強烈對比之下的味道。最後,個人覺得,最有殺傷力的劇場應該是喜劇劇場,所以應該適度加入一點喜劇元素,建議不要從頭到尾都故意裝老成、耍憂鬱,尤其是當你裝得不像的時候。


不過題題外話,觀眾好幾種,完全不懂劇場的可愛,完全懂劇場的也可愛,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只懂一點點入門的觀眾,刻薄又自以為是。

那應該就是我吧。那就再來刻薄一下。

演員的演技還是有骨頭可以挑。服裝上,金色的Bra似乎太搶眼了吧,我真的只看到金色的Bra。有一股很強的衝動想在肥雞的胸口黏上大把大把的胸毛,讓他變得更野一點。

其實,藝術跟學術一樣,都是很主觀的事...


至於第二齣戲,不是我的重點。

原因有二。

一,我看不懂。當然,可以抓到一團很明顯的概念,暴力和犯罪。其他的就不想去細思了。

二,這部小說或許可以拍成電影,但是好像不太適合改成戲,讓我覺得它根本不在乎觀眾看得懂不懂、甚至不在乎觀眾有沒有在認真看、甚至不在乎到底有沒有觀眾在看,好像它只在乎自己在台上把戲演完,就像自戀的演說家對著空蕩蕩(或人來人往)的街頭自顧自地闡述高遠精妙的理論。

所以,我就成全他吧。

2006年7月3日

2006.07.01 微暈

微暈

演出:【南風劇團】
地點:新竹縣演藝廳



第一次看南風劇團的戲。

觀賞這齣戲的動機,是想跟<霸王卸甲>做個比較。同樣是高雄地區的劇團,像在風格和規模上做個比較,況且之前看過的戲多半是由男性劇作家所寫,劇中的探討多以男性角度面對個人和社會,南風劇團的團長與<微暈>的劇作家皆為女性,想看看以女性的角度和立場出發的戲。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齣戲的能量不夠。劇情方面,三位女主角的故事各自獨立,似乎彼此之間的交集太過薄弱,讓我覺得整齣戲沒有主軸、難以入情、進而缺乏張力。戲劇張力之外,對於導演或劇作家想要表達的東西,我也覺得無法掌握,看完戲後覺得悶悶的、淡淡的,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各個角色在戲裡的象徵也不明確,很難讀出它的內容。


然而,也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許是因為劇本著重於海港意象和兩岸的無奈,這些議題都離我太遠了。也有可能,不是能量不夠,而是導演和劇作家兩位女士的風格本來就是極為淡雅而隱晦,也可能是劇團本身就只想創造一個極為日常生活化、極為存在本身的氛圍,少即是多,與其強烈灌輸觀眾戲劇的能量,不如以極簡的形式讓觀眾自行演繹。也有可能,是吃慣了速食餐廳,突然碰素菜吃不習慣。


一直認為自己是劇場欣賞者,而不是劇場工作者,既然是欣賞,不知道工作者的辛苦,就應該要少批評點。


但是最後仍然忍不住要講一下技巧部份。演員們的個人表演技巧都有待提升。舞台技巧方面,燈光設計不錯,但是應該考慮到表演場地的狀況,既然演員必須貼近觀眾席獨白就必須考慮到正面補光,既然知道場地有光害就必須想辦法補救。換幕間隔的作法相當原始且缺乏技巧,不僅缺乏流暢性使觀眾空等,粗糙的處理方式令人訝異:道具人員直接拿著大黑垃圾帶上台收拾演出的道具,又完全沒有刻意放輕腳步,觀眾在台下清楚看到穿著工作人員背心的場務拿著垃圾袋砰砰砰走上舞台然後沙沙沙地收拾"垃圾",真是天大的煞風景,把上一幕漏水的韻味和動作瞬間定格的後勁整個摧殘破壞殆盡。

以上種種,對於一齣已經是第二次巡演的戲來說,只能給予不及格。只要再多花一點點心思、多下一點點功夫,就可以至少有個及格分數了,況且演出手冊中也提到團長陳姿仰女士希望將<微暈>發展成為南風劇團的定目劇之一,然而定目劇的精神就在於不斷的修改增刪、保留原本精華再加入新意,我卻無法看出南風在這方面的努力,不明白為什麼連這一點時間心力都不願意付出。


撇開技巧方面的缺失,整齣戲仍然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部份。其一是舞台,刻意以顏色切割開卻又層疊堆砌在一起的舞台設計,加上一點點的框架,又小氣地蜷縮在鏡框的中央,就如戲中的幾位女人們,大半輩子就這樣呆在小公寓裡面,直到戲末,才終於不經意地走出了那個牢籠。其二是音樂,<微暈>戲中的所有配樂皆為原創,並且不需要搭配演出,光是聆聽原聲帶,腦海裡自可浮現各種場景與畫面。且將其中某一曲設為本空間之背景音樂,未徵得作者孔殷先生之同意,勿轉載。


整體而言,<微暈>的題材很不錯,也募集到一群有才華的劇場工作者一起創作,可惜並沒有妥善發揮。

2006年7月1日

2006.06.29 莎姆雷特 - 狂潮版

莎姆雷特 - 狂潮版

演出:【屏風表演班】
地點:台中 中山堂



久聞屏風<莎姆雷特>大名,或由劇場朋友口中、或自郭先生的課堂上。卻知道該劇已經多次巡演,本以為又會是一齣只能從書上的照片遙想當年盛況的"經典"劇,驚喜發現今年夏天又推出威力加強版。關於這樣一再重演經典劇目,叫做定目劇(Repertoire),是我這次在節目手冊當中學到的新名詞,由紀蔚然提議,並得到李國修的認同與實行。去年十月中觀賞完果陀的<跑路救天使>之後,我就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國內幾大具有商業規模的劇團應該朝百老匯的經營方向努力,先建立劇本演出的專業班底並不斷定期巡演,再試圖擁有自己的演出場地。當時這只不過是劇場新人一時熱血所說出的黃河,想不到國內劇場真有這樣的趨勢,並且知道自己稚嫩的想法竟然得到大師們的應證,不勝之喜。


然而聽多了別人的評論與心得,對自己看戲當下的心態卻有不小的影響。


首先是個小問題,我聽說莎劇前幾次巡演都對當時社會議題藏著隱隱的諷刺與幽默,所以在演出時就對這個方向留上了心,但是結束後卻發現似乎這次巡演的劇本並沒有對社會政治多做延伸,倒是因為我心中已有成見,仍然解讀(或曲解)出一些微弱的端倪,不過掛總統肖像那一景大概也是兩千年巡演留下的東西,已與最近脈動不符,想是風屏三部曲有意將風格與備忘錄系列切割出來吧。也有可能是卡司組之間的差異,以郭子乾為主的那組演員應該會對政治社會比較敏感吧。


其次是幾個比較深入的大問題。


"2006年的瘋狂笑浪",這是<莎姆雷特>網路上宣傳的句子,再加上以搞笑的郭子乾為噱頭,於是觀眾們心中紛紛猜測與認定這是一齣喜劇,然後帶著輕鬆的心情走入觀眾席,抓到任何一絲笑點就瘋狂大笑。說說我認知當中的喜劇吧。喜劇,相對於悲劇,目的在讓人發笑,記得李立亨的隨身書中曾經引述一段話,"悲劇是我們仰望偉大的靈魂受苦,喜劇則是俯視渺小的人物不斷出錯",喜劇與悲劇兩者在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只是呈現的手法與角度不同,記得有部電影描述兩位電影導演各自堅持悲劇或喜劇才能真正代表人生,並且針對相同的題材各自闡述拍攝立場,最後發覺悲劇和喜劇根本是一體兩面。然而悲劇往往在藝術價值上,或對那些文人雅士來說,都高於喜劇,大概是因為悲劇將主角塑造成偉大的意像吧。其實喜劇也有很多等級,根據郭先生的講義,喜劇階梯由低到高依序為1淫蕩的行為、2身體的災難、3情結的設計、4言詞的機制、5性格的矛盾、6意念的諷刺,愈低階者為鬧劇,愈高階者則為喜劇,然而一般喜劇多限於中低階層,故而造成一般人印象當中喜劇之文藝價值低於悲劇的刻板印象。現今電視媒體綜藝節目等,其喜感來源更是只陷在淫蕩言詞等的低級胡鬧當中,大眾習慣於劣質節目的喜感,卻把這種期待帶進劇場當中,希望得到相同方式的娛樂。我想說的是,當第三幕團員之間的心結逐漸浮上檯面時,朱剛德( /郭乾子)對小薛大罵一聲"幹你娘!",觀眾席瞬間爆出整場最大聲最久的笑聲和鼓掌,真的是台灣人生活太壓抑了嗎?必須走進劇場,藉著被髒話狠狠罵一回,然後帶著滿足和笑到酸的臉部肌肉回家。還是習慣了綜藝節目式的娛樂?抑或兩者皆是,因生果、果為因呢?


<莎姆雷特>是一齣情境喜劇。"情境喜劇的喜感在於不同文化的同時出現,而造成的情境混亂",這是節目手冊當中的解釋。<哈姆雷特>卻是莎翁的四大悲劇之一,解構悲劇來結構喜劇,造成在莎翁哈劇和屏風莎劇之間、風屏莎劇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多重互涉,頗有耐人尋味的地方。雖然劇作歸劇作,不一定與劇作家的現實生活有關,但是莎劇以團員間的衝突和生活困境來影射所謂的真實人生,前後顛倒的角色姓名和劇團名稱除了呼應劇本解構悲劇來做喜劇、和演出時以謝幕為開場的顛三倒四之外,也不禁讓人聯想到這似乎就是劇作家、編導、和演員本身的真實人生剪影。其實這齣戲對於"人生"的討論相當深刻(卻也包裝得相當隱密),又借用不少莎士比亞原劇當中深刻的句子,讓人不知不覺產生迴盪。(待續...)


且跳出悲喜劇、互涉等探討,其實劇本的編排繫著一種強烈的意念,或說氛圍,即李國修意圖將人生與劇場、日常生活與演戲之間的區隔模糊,並且同在充滿錯誤和矛盾的舞臺上蔓延。聽過一句話:人生其實就是所有錯誤的累積;各人心中暗自印證,這種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看到劇情也是如此如此,應該不少人心中都會覺得親切或有戚戚吧。


最後,對於李國修先生,我是萬分的佩服和尊敬的。也尤其喜歡最後一幕:李修國獨立看著眾人散場,人去場空後,環顧四周,最後慢慢走向裸露後台的燈光處。這是他的戲、他的場、他的幕,同時,也是他的人生。


2006年6月6日

2006.06.06 Before Sunrise

再放一篇英文電影心得,這部電影比較深刻,不再是好萊塢商業電影了。但是我寫得還是很淺,反正也沒有人會看,充個板面自己也高興。

 

Review on “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RISE is a romantic, two-character movie featuring Julie Delpy and Ethan Hawke.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o strong that even made me lost their names in the movie. They play two people in their twenties who met on a European train. With some simple start-up conversations, they fell into the joy of talking and sharing experiences with each other. Ethan convinced her to get off the train with him for he has 24 hours to kill before a flight home. The two spent the time walking around in the peaceful and inspiring city of Vienna and talking about almost everything. Just when they were deeply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the sun light of a new day shone. They bid farewell in a rational-adult way and left this romance unended but profound.
     The movie is so unusual and special that its audience feedbacks on web are way different and apart like the two poles of the earth. Some people say that it’s a totally boring flick. They complained that the movie is lack of energy, not directed and shot carefully, and lack of music to emphasize the chemistry. These criticisms are not groundless or irrational, and they do reveal the true weakness of the movie. The walking and talking pace can really make people doze off.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eople who love this movie very much. They love the movie because the story is so unique, the acting is spectacular, and the dialogues are reflecting. There is no “misunderstandings” where they break up; they talk about some serious topics that stimulate deep thought; the little body language between the two simply remind people of how they felt when at the age and falling in love. To those who love the movie, the above mentioned outstand this movie beyond all other typical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ies. But why a movie can be adored by some people but be repelled by others? Perhaps it’s because that since this movie is not a typical one, it requires a lot of thinking to understand and to realize that it is not dull at all. People who walk in to the theater preparing to have an exciting or thrilling night may definitely be disappointed and hate this movie. It’s not that people who think are superior to those who seek for excitements; and it’s not that rich-and-meaningful movies are superior to simple action movies; it’s just that we take movie in different ways, some already had enough thinking outside the theater so they watch movies for entertainment, while others like to make every moment in their life meaningful.
     As to me, I had a little trouble getting into the movie at first but started to like it on my second time watching it. I found that some of their dialogues were extremely familiar especially when they argue about arguments between lovers and how men and women think differently. My girlfriend and I had the same arguments before and we couldn’t come to a conclusion either. Watching them and pondering on their words remind me of all the sweet and bitter little things of my own. Maybe a few years later when I watch this movie again, I will be touched by other dialogues, such as the philosophy they shared, witch I’m not at the age to understand for now.




2006年6月2日

2006.06.03 What Women Want

雖然放一篇英文電影心得在這哩,怪不倫不類的,而且還是官樣的作業,但應該也沒有人會看吧...



Review on “What Women Want”



Are men really from Mars while women really from Venus? The movie got into this long-existed issu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a really interesting and entertaining way.

Nick Marshall, played by Mel Gibson, was surrounded by show girls in Las Vegas when he was a kid. Paying respect to women and being considerately are not what he was taught, and thus caused him a lot of problems in his adulthood. His ex-wife complaining about his personality at the beginning was the best proof. One day, he was given a special gift to speak Venutain! Terrified at first, but he soon started to abuse this talent on dating girls and stealing ideas from his boss. His boss, Darcy Maguire, played by Helen Hunt, appeared to be a tough woman and a men-eater. After a while, Nick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ong been ignoring feelings of women around him, his worker, his female colleagues, his daughter, and his boss, Darcy.

Falling in love with Darcy waked him up; he decided to stop cheating on work and tell Darcy the truth. Just this critical moment, a lack-of-attention girl lost connection accidentally and his daughter was hurt in the prom counting on him to comfort. What’s worse, a thunder almost stroked him and he lost his power. He’s all on his own now!

This movie to me is a little too feminine, especially the last part when Nick confessed to Darcy and won a happily-ever-after ending. Except for that, it was quite a reflecting movie. People often lie to others or pretending them selves instead of telling and showing their true feelings. Therefore, it becomes common that we make most of our efforts guessing the true meanings behind the words even when having a daily dialogue with others. When it’s in the situation between genders, women usually think that men are arrogant, lack of patience and concentration on listening to women’s words, like to interrupt and give their own opinion, and then jump to their own conclusion. On the contrary, men think that women change with no reason, ponder on anything but just can’t make decision, and often say the opposite of what they really think. Consequently, the gap between men and women becomes larger and larger since they both eager to be understood but forgot to listen. That was the major cause of quarrels between me and my girl friend. We went through the issue a thousand times and we still don’t know how to cross these gaps. Perhaps a mind-reading talent is the only way out!

Women and men are really form different planet. When they are jammed on this small earth, they fight like children! And that’s what makes this world so lively! Maybe someday a movie about a woman reading men’s mind would be made. That’s what I meant about “lively!”




2006年5月31日

2006.05.27 西城故事

西城故事

卡司:午場卡司
地點:國父紀念館


套句李立亨的說法:"給我個愉快的夜晚吧!"

雖然我看的是下午場而非晚場,還是來談談這個午后是否愉快吧!

這是我第二次到國父紀念館看表演了,然而這次看的不是戲劇,而是對舞台、音響、光線、視野更為要求的百老匯音樂劇,雖然視野無礙,但卻有點感受到國父紀念館的音響效果對於音樂劇的演出來說勉強了一點。

<西城故事>似乎比較不容易讓我入情。對此,一種說法是劇情太過於狗血芭樂,我卻認為不應該怪到莎士比亞頭上。劇本本身是好的、有衝突的、有高潮的,百分之百符合成功Drama的典型要素,是無庸置疑的經典;關鍵在於它太經典了,以致於不斷地被搬演再搬演,話劇社、外文系、甚至高中英文會話社,將經典名劇演成了狗血芭樂。

雖然是改編自莎翁經典R&J,但作者Arthur Laurents仍對經典注入一些新意與話題性,例如上半場討論移民問題的"America"(但個人深覺中文字幕翻譯得極差,將某些明明是在反諷的句子照字面意思翻譯出來,讓這首歌反而變成很"官方"地讚揚美國移民新天地之偉大的歌),以及下半場討論下層社會問題的"Gee, Officer Krupke",都讓觀眾在這個"愉快的夜晚"裡仍然不會被愉悅的情緒沖昏頭,依然保持著一點點的清醒、一點點的無奈。

比起<POTO>和<RENT>來說,<西城故事>的音樂是三者之中唯一無法當下就讓我感動到想起立鼓掌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認為它的音樂並不雋永,旋律隨著台詞不斷地往前推進、不斷地改變,較少反覆吟詠的詠嘆調,造成整齣音樂劇讓人記得的經典旋律永遠都只有某些片段,不似<POTO>和<RENT>擁有許多可以讓人唱完整首歌的經典歌曲。

然而<WSS>的強項在於舞蹈!雖然我對現代舞的認識很淺,但從第一幕噴射幫和鯊魚幫鬧翻的開場舞起,台上舞者所散發出來各自的力量、整體的合諧,還包括服裝設計、舞台視覺上的平衡,讓我實在是相當開心!各種動作所代表的意義,對像我這樣的新手來說也不難瞭解。或許是因為跳舞的關係,使得唱歌部分遭到壓縮(不能要求主角跳完舞還在偷偷喘氣馬上開始唱歌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完全可以體諒音樂不雋永的小小缺憾,因為舞蹈真的是太棒了!

題外話,票價真的有點貴。當真是外國月亮比較圓、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來台卡司全都是二線,甚至男主角有還午場和晚場之分。樂團據說是一個月前招募、開演前四天密集團練。不過正義還是在的(?!?),國家戲劇院的檔期給了曹禺的<雷雨>,而不是一昧媚外。





2006年5月26日

2006.05.20 夜夜夜麻2 - 驚異派隊

夜夜夜麻2 - 驚異派隊

演出:【創作社】
劇作家:紀蔚然
地點:清華大禮堂



"一齣既凝視五年級亦側寫四年級的劇作",紀伯在他的書中,是這樣寫的。四年級已經離我太遠,<夜麻1>整齣劇的對話全都充斥著卡夫卡、尼采、艾略特等當年自詡為文藝青年者理所當然必讀的思想理論,當下讓我很難理解,因此誤以為吊書包、耍隱喻的對話就是紀蔚然的風格。五年級所思考的東西,我已經略知一二,因瞭解而容易入情,故從<夜麻2>讀出不少自以為的逸趣與心得,也同時修正了我對紀伯"戲劇風格"的刻板印象。另外,演出結束後有機會跟紀伯聊了兩句話,發現他真是個親和可愛的老頭兒,加上他給人的印象像是個深邃的苦陀頭,讓我當場就被他折服了。XD


前一篇劇評(心得)寫得似乎太表面了,這篇應當稍微深入。那就從幾個主要人物開始吧!


劇中的主角,應該是小馬、阿誠、大牛三位了。如同<夜麻1>當中紀伯以四個人物切割出自己內心當中的四個面向一般,此三位主角可以說是紀伯眼中五年級生的三種寫照。阿誠代表那群負笈出國深造的五年級生,在國外(事實上應該是美國)習慣了那種文化和價值觀,除了還流著台灣土生的血液之外,整副皮囊、整個腦袋都已經完全美國化,經過多年後回到台灣(有些人甚至根本不回台灣了),發現自己已經跟台灣文化扞格不入。至於這段期間的台灣文化,應可說是由留在台灣卡位成功的五年級生們所建構出來的,大牛就是一個極端的代表,他熟知社會上的遊戲規則,雖然本身並沒有特別傑出的能力,但是靠著"不違反遊戲規則"的邊緣運作之下,竟然也能建立起廣大的人脈,自以為辦事亨通就是在主導這個社會。小馬介於兩者之間,還存在理想、還存在正義,但是看到社會的荒謬、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卻選擇息事寧人、退出這場遊戲,就像大牛罵他牆頭草一樣,小馬永遠在兩種極端之間搖擺。

從<夜麻1>開始,我就一直很喜歡山豬這個角色,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心中也存在一隻(??)山豬、一根球棒,很高興他是唯一被紀伯留下來的四年級人物,或許這樣的人物在各年級的同學當中永遠都會存在吧。有點遺憾的是,山豬最後一直沒有找到他的球棒,他的球棒在五年級的社會裡消失了...

另外,<夜麻1>當中還有一位女性角色Rose,雖然不能被列為主角,但是在戲中也能稍微顛覆男性主觀價值。在<夜麻2>裡,女性角色全都不見了,只剩下沙發上的一具充氣娃娃,對著男人們的自瀆與墮落訕笑。這個段落討論的是一個隱藏角色,充氣娃娃。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老丁。老丁在這齣戲裡,雖然從來沒有露過面,出場的只有他的一頂帽子,但他卻對五年級生價值觀的建立有深刻的影響。老丁是誰?我認為,老丁就代表著台灣的學運思潮。最後帽子的出場,代表台灣的學思潮經過長期的潛遁,終於宣告死亡了,因為社會再也沒有任何純粹的議題、再也沒有多數共識的絕對立場、學生所關心的事再也不只是長遠的社會利益,所以任何學運都不單純了。事實上,當他們在話當年的時候就說了,因為學運後期投機的小手段加上各種抹黑和私下利益交換,老丁在慶功宴上就已經預告了自己的離開與死亡。五年級生有反骨有議題,所以造就了一時的學運;六年級生有反骨,卻已經看不到自己究竟在反對什麼;七年級生,已經逆來順受、乖得不知道如何去質疑了。




全劇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倒帶。

偶爾,我會說出一句話、或做了一個動作,不見得是很有意義的話、或是動作,卻感覺到似乎曾經在夢裡說過一次。當我看到小馬第一次意識到似乎說過了同樣的話,真是覺得太寫實了!

然而倒帶在劇中,似乎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會是在控訴一成不變的生活嗎?還是麻痺的四肢和內心的無力感?

我仍然在試著咀嚼。


2006年5月16日

2006.04.29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

演出:【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
地點:台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演藝廳



男人中年,面對社會、面對理想、面對家庭、面對愛情,所產生的各種心境衝突、無奈。

整體而言,我會說,和紀蔚然的<夜夜夜麻>比較起來,有同曲異工之妙。所不同之處在於,霸劇以飽滿的劇情取代犀利的對話。

麻劇帶給我最大的滿足,是從那些犀利而珠璣、以及令我似懂非懂的對話中,深入思考而帶來的衝擊,雖然霸劇將這些可能讓觀眾自行思考辯證的議題點,直接以導演的觀點提供答案而編入台詞之中,讓演員或以對話或以內心戲方式呈現出來,當下讓我覺得似乎剝奪了觀眾的自主思考而變得有點膚淺,好像這齣戲想要以一元的觀點強拉觀眾入情,果然有點霸道。然而,經過這段時間的回味,發現霸劇當下給予的反思空間雖少,震撼觀眾的後勁卻比麻劇強多了,而所予思考者,非若麻劇嚴肅的人生議題,而是著重於劇中各個角色心境與立場的移情、思考和體悟。

以這種方式作戲,劇評多半會認為不深刻,然而觀眾卻感動得要命,原來觀眾們是這麼膚淺!原來我是這麼膚淺啊!(大笑)

所以,我比較喜歡的解釋是,<夜夜夜麻>算是台北文藝圈知識分子寫的劇,總要調調書包、耍耍知識分子那些難懂艱澀的隱喻比擬,<霸王卸甲>是高雄的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作的戲,用最簡單的方式直接打動在地人的心,說膚淺也無不可。

這齣戲,卻是給男人看的戲。男性觀點出發,缺少女性觀點的平衡。

劇中的女性角色,缺乏個性、缺乏改變,只存在固定的行為模式,她們都只是五位男人的配角,在男人成長、改變、內心衝突、最後妥協的種種過程當中都只是造成這些轉變的客觀、外在環境,小說中的扁平人物,貝克特劇本裡的椅子、石頭、枯樹。

所以男性觀眾很容易抓到導演想要表達的心境,女性觀眾卻應該能讀到這齣劇的其他絃外之音。

以一個男性觀眾的角度來看,全劇亦詼諧亦感人卻絲毫不濫情,以豐富的劇情變化引導舞台的情緒,在情緒深處卻也不忘幽默一下以去去狗血,較之<淡水小鎮>略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