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ENB x 阿喀郎汗《吉賽兒》

2016.11.14 at Sadler's Wells


久違了!接近滿分的阿喀郎汗!

身為一個忠心耿耿的汗粉,從2007年起這十年來(!)他所有的作品、甚至每個作品的不同版本我都沒有錯過,看著我們家喀郎起起落落、高高低低,也看著倫敦觀眾從瘋狂搶購、到發起抵制,一位舞蹈金童經歷的這十年,有他生涯的高峰、也有黑暗的低潮(關於他的生涯起落,請參考我的文章。),就連這次理應稱得上是王牌加王牌、旗艦級製作的《吉賽兒》,竟然一開始也是叫好不叫座,在曼城首演完舞評紛紛推薦之後,才瞬間銷售一空。大師淪落至此,令人不勝唏噓。

但這支作品,足以扭轉乾坤,讓我汗再度回到生涯高峰、回到英國舞蹈地貌的中心。

2014 年喀郎首次和 ENB 合作的 Lest We Forget: Dust 是 ENB 紀念一次大戰一百周年的系列作品之一,但我和當時製作人 Farooq 的助理家璇都認為,那根本不是拿來紀念一次大戰,而是訴求環保,因為其中大量運用了從往年作品裡「回收、再利用」的素材,了無新意也欠缺誠意。再次和 ENB 合作,喀郎依然用了許多熟悉的元素:聖獸裡的經典腿上雙人、Vertical Road 的群舞、靈知的甘哈麗、一直摸的皇后、一直摸的燈、一直摸的空場音效、吃肉有鹽的竹竿、變獅子的 Joy、前後甩手的柚子、吃肉有鹽的號角音效...族繁不及備載。但這次,每一套動作都在新作品當中有不同的情緒和意義,讓身為鐵粉的我既能緬懷十年來的雪泥鴻爪,更驚喜體驗每個吉光片羽在此時此刻擁有的新詮釋與新生命。對,新生命。這就是能將「忠於自我獨特的肢體語彙」和「資源回收」區隔開來的最大關鍵。沉潛了整整一年在這支作品當中,喀郎讓我感受到了新生命。

ENB 的首席舞者兼藝術總監 Tamara Rojo 是我非常欣賞和佩服的一位舞者/管理者,她不僅大膽將 ENB 轉型為巡迴舞團、大膽邀請非芭蕾的客座編舞家共同創作,將更年輕多變的品牌形像注入死氣沉沉的 ENB,自己本身卻也沒有將排練和表演荒廢下來。常在演出時看到她才剛在台上香汗淋漓地謝幕,十五分鐘後就能穿著立領襯衫現身演後座談,座談完後又能瞬間換上晚禮服、踩著15公分的高跟鞋穿梭在酒會上。十足的女強人。但四十二歲的這位御姐,功夫仍然絲毫不怠慢,腰肢輕柔,那背腰臀的曲線仍然美得不可方物。恃著紮實的芭蕾底,她在舞台上的步伐精準而篤定,詮釋出的這位吉賽兒不再是懵懂的少女,而是堅強獨立的新女性。當復仇者安巴的動作出現在最後原諒了渣男的吉賽兒身上時,我不僅震懾於兩角色交叉參照所出現的新體悟,更驚艷她的動作質地比起原生的柚子姐毫不遜色。

群舞的場面,喀郎這次比起 2014 年更加收放自如,當年的 Lest We Forget: Dust 在倫敦巴比肯中心的舞台上,二十四位舞者的調度略顯拘謹,走位也相對簡單;這次或許是終於了解到芭蕾舞者們的強大編隊能力,群舞的隊形變化自在許多。或許因為「整齊劃一」對伶娜們來說太根深蒂固,一開場時不難看到為了整齊一致而趕拍或緩拍、稍微沒把動作作好作滿的狀況,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喀郎的語彙在這群舞者身上相當有張力,若不是下半場有近乎整場的 pointe walk,我完全會忘記這是一群伶娜。

歐對了,下半場的 pointe walk 也是我很欣賞的部分,既然喀郎身上沒有比 en pointe 更能表現 Wilis 飄忽鬼魅的動作,為什麼一定要改掉?保留不是很好嗎?對,然後喀郎就保留了下半身 en pointe,上半身改成靈知裡拿竹子的甘哈麗!下半身芭蕾、上半身現代,94狂!這是我看過最好的融合!而且,2014 年首次和芭蕾舞者合作時,喀郎就曾在訪談中斬釘截鐵地說過,他不會讓台上出現硬鞋、也不會編入需要硬鞋的動作,因為他「還需要更多時間去瞭解它,才能發展出適合的語彙」。兩年過去,果如其言,他不僅進步了、瞭解了、編了,而且還編得很好!好啦嚴格來說他只是保留了一個芭蕾的經典動作元素,並沒有編新的動作組合,但看到我們家喀郎這麼好學、這麼勇於突破,還是感到無比欣慰啊!期待看到他真正編芭蕾的那一天。

在幾乎整場表演都是由過去的元素進化而來的狀況下,完全新編的段落就格外顯眼,而且正好是我很喜歡的部分。我對於男男之間或女女之間的「吵架歌」或「吵架舞」情有獨鍾,例如悲慘世界裡賈維和尚萬強的吵架歌、吉屋出租裡 Maureen 和 Joanne 的吵架歌,或是 Matthew Bourne 的天鵝湖裡面的吵架舞、西城故事裡的械鬥舞(一群男人打架啊~嘶~)等等,對這種情感豐沛(??)的橋段我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看看下面這段喀郎新編的吵架舞,是不是很迷人?看完跟我一起愛上男男女女吵架戲吧!(??)


服裝一直是喀郎作品中相對弱的一環,整體而言這十年當中,除了一直摸之外,其他作品的服裝設計幾乎毫無創意可言,連和西班牙佛朗明哥舞星 Israel Galvan 合作時,都還強迫 Israel 換上了萬年不變的卡達喀戰鬥裝來跳佛朗明哥。這次改由葉錦添全權操刀,這位奧斯卡得主終於為喀郎的作品注入活水:主要角色作為奴隸時服裝色系低調但剪裁精緻,飄逸的裙襬在轉圈時劃過空間,凸顯了喀郎語彙的迅速和精準;而貴族的服裝更是大鳴大放,驚奇程度不輸飢餓遊戲中的首都服裝,精彩但恰如其分地用在非舞者身上,不讓服裝喧賓奪主。完全可以說是這十年來最成功的一次整體設計。

在方方面面都有進化的狀態下,唯有一個小缺點仍然滯留在這個作品當中,那就是對於空場和轉場的處理仍然有些尷尬。從一直摸開始,喀郎就習慣在作品轉折處以完全的真空來處理兩首澎湃的音樂的交接,只靠舞者以細微緩慢的動作和情緒來支撐場面,但這種作法並不是很成功,能量通常只能傳遞到前三排座位而已,二樓以上的觀眾更是會覺得時間移動緩慢和尷尬。但小缺點並不影響配樂的精彩,2014 年才開始和喀郎工作的 Vincenzo Lamagna 顯然非常瞭解喀郎的風格,將 DESH 當中以敲打廢鐵的節奏所發展出來的整套配樂系統忠實地繼承,並隱約加入了像 Hofesh 所愛用的低音弦樂,讓情感層層疊加,實在是太適合喀郎的敘事方式了。

接近滿分!我只能老淚縱橫地說,看到我家喀郎這麼認真作出這麼棒的作品,真的是久違了。你仍然和十年前一樣令人驚艷!


【註解】

1. Akram Khan 臺灣與中國大陸習慣譯作「阿喀郎.汗」,香港則以廣東話發音譯作「艾甘.漢」。基於愛惜之心,我都直呼其小名「喀郎」。

2. 關於觀眾抵制:2016年初阿喀郎在倫敦發表新作品 Until the Lions,係以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為藍本,轉以女性角色的觀點進行重新詮釋,本意在於顛覆歷史多由男性取得論述主導權的現像。豈知在接受媒體訪談時,部分口說內容遭到斷章取義,竟被渲染成「別再出現更多女性編舞家了」而造成輿論譁然,甚至遭到許多人士公開撰文反擊。阿喀郎認為作品說明一切,不需多費唇舌辯解,選擇不做解釋與回應。相關報導可參考:The Stage, The Guardian

3. 聖獸裡的經典腿上雙人:阿喀郎成名作之一、和法國芭蕾舞星西薇姬蘭合作的作品 Sacred Monsters。下圖的劇照被大量用在各新聞媒體、首頁、主視覺、出版品封面等,蔚為經典。


4. 一直摸:阿喀郎於 2013 所創作的年度作品 iTMOi,選在經典舞作《春之祭》一百周年時,向該作的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致敬(請參考我的文章),作品名稱為 In the Mind of Igor 的簡寫,香港譯作《思想伊戈:百年春之祭》,「一直摸」為舞者們私下對舞作的稱呼,來源為 iTMOi 的發音諧音,由巡迴卡司中的臺灣舞者吳承恩發明。

5. 吃肉有鹽:阿喀郎 2016 年的新作品 Until the Lions 首次出現在華文媒體當中,是臺灣 2016 年二月號的 PAR 表演藝術雜誌,文章作者魏君穎同時參考了原文的字面意義與隱喻內涵,將作品翻譯成「獅若有言」,兼顧了信、達、雅三層次;而 2016 年 11 月香港上演時採用的作品名稱「輪」,使得原文的內涵在翻譯中喪失,頗為可惜。故意說成「吃肉有鹽」只是玩笑。

6. Tamara Rojo 的15公分高跟鞋:真的是有名!若荷女士在倫敦所有公開場合出現都必然搭配超高的高跟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請看下圖。


7. 復仇者安巴:Amba 是阿喀郎作品 Until the Lions 當中的主要角色,由臺灣舞者簡晶瀅創造與表演,時而柔美時而狂暴,極具張力。柚子是簡晶瀅的綽號。

© Foteini Christofilopoulou
8. 關於阿喀郎說硬鞋:"I've always been facinated by pointe shoes, I've watched Silvie doing it, but I'd need time to understand it and develop a vocabulary for that. For my own vocabulary I don't want them in pointe shoes." - Akram Khan in converstion with Ismene Brown, 2014

9. 阿喀郎在歷年作品當中的萬年卡達喀戰鬥服:



10. 關於 DESH 的敲打廢鐵:2012 年阿喀郎帶著創作團隊回到孟加拉為新作品進行田野調查和靈感蒐集時,在港口邊看到工人正在拆解一艘廢棄輪船,當場以手機錄下了數十支鐵鎚敲打在船體鋼板上的節奏,該節奏遂成為 DESH 的配樂開場與基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