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Sunken Garden

2013.04.15
at Barbican Centre
by English National Opera
Music and film by Michel van der Aa
Libretto by David Mitchell



1896年第一部電影在倫敦的劇院上映,觀眾看到向鏡頭急駛而來的火車嚇得奪門而出,那是世人第一次在劇場中體會到實境錯覺 (elusion of reality)。接著電影有了色彩、有了聲音、有了特效,人們不再有錯覺,但電影卻更加真實。2009年詹姆斯卡麥隆創造了《阿凡達》的 3D 世界,從此觀眾開始戴上 3D 眼鏡看電影,2012年李安的《少年PI》再集 3D 技術之大成,將藝術和視覺表現帶入另一個層次。於是,不僅電影在一個世紀當中排擠了劇場而成為大眾的通俗娛樂,3D 技術更成了當今賣座強片的標準條件。


或許為了要將觀眾重新帶入劇場,又或許只是為了嘗試劇場再現的可能性,英國國家歌劇團 (English National Opera, ENO) 在 2011 年首次嘗試將電影 (film) 和歌劇進行結合,在新作歌劇《Lucrècia Borgia》當中實驗預錄影像和現場演出的表現揉合,獲得保守的歌劇劇評們一致好評,也成功讓像我這種多半攝取現代劇場的觀眾走入了 ENO 超過一個世紀歷史的歌劇劇場中。讓我大為意外和興奮的是,離上次的實驗才過了兩年,ENO 今年又大步跨出了自己擴展出的歌劇劇場界線,再次大膽地探索更極端的可能性,以這齣新作歌劇《Sunken Garden》史無前例地嘗試在歌劇當中結合 3D 電影,野心極大!


但若說真的要做這種實驗,我想全世界沒有地方比英國更適合了,倫敦本身更是個新舊融合毫無違和的迷樣城市,我前幾年觀賞到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RSC) 製作的現代版哈姆雷特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相較於 RSC 一肩扛起莎劇傳承和創新的雙重任務,歌劇方面,倫敦的兩大歌劇團則各有堅守的路線,皇家歌劇院 (Royal Opera House, ROH) 長期固守傳統和經典,ENO 則不斷嘗試跨界、新科技、以及新劇本。對,我在來到倫敦之前也不知道歌劇還有新劇本 (Libretto),我一直以為歌劇這種形式的創作在二十世紀中就完全停止了。但並沒有,ENO 有一半以上的演出都是新創作的劇本和音樂,而且劇情還都很現代,跟我們認知當中的王子救公主這類劇情完全不一樣。《Sunken Garden》的劇情基本上是部懸疑科幻驚悚片,有失蹤人口、有解謎、有精神病患、有幻覺角色、有異空間、有靈魂交錯,大概就是我們一般覺得用戲劇都很難演出來的電影情節他們用歌劇在演,當然,3D 技術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ENO 的影像技術特別之處在於,此處的 3D 影片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場景投影和特效,而是有獨立的虛擬演員和完整的敘事支線,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劇場表現限制,讓劇情得以像電影一樣快速推衍、跳躍、甚至蒙太奇。此外,一般的影像技術都只能播放「定型」的影片,現場的表演只能被動地去配合、而沒有即興 (improvisation) 的空間,這對歌劇而言尤其致命,因為指揮對於樂曲速度的掌控影響了劇場中的情感能量,當指揮的功能被定型影片架空了,歌劇就死了。但 ENO 也克服了這點。在樂池中除了一般的樂手之外,還有一名「彈奏」著電腦的影片操控手,根據指揮的節奏來下 cue 點和微調虛擬歌手(一位女高音一位男高音)的速度。這都實際地讓科技為劇場服務、而非對劇場造成制約。


雖然技術能力無比驚人,但這次演出的主體還是讓觀眾感覺到是歌劇,而不是為了賣弄科技。綜觀全劇,3D 技術其實恰如其分地代表著另一個劇場符號,緊扣劇本中對存在、疏離、現實與虛擬的探討,讓 3D 影像營造出的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來加強這個異想劇本的真實性,讓觀眾再次發生錯覺、並和自身處境作反思。因此 3D 的使用並不牽強,反而是加強了文本的深度。

劇場之所以美,究竟還是在 Elusion,而非 Reality。一百二十年前靠的是一部火車進站的短片,今天靠的是 3D 歌劇。倫敦劇場仍然以令人讚嘆的腳步進行傳統與科技的撞擊和融合。明天我們會看到怎樣的劇場呢?


2 則留言:

  1. " 3D 的使用並不牽強,反而是加強了文本的深度", 果真如是, 那真是個好劇碼!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