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日

2006.07.01 微暈

微暈

演出:【南風劇團】
地點:新竹縣演藝廳



第一次看南風劇團的戲。

觀賞這齣戲的動機,是想跟<霸王卸甲>做個比較。同樣是高雄地區的劇團,像在風格和規模上做個比較,況且之前看過的戲多半是由男性劇作家所寫,劇中的探討多以男性角度面對個人和社會,南風劇團的團長與<微暈>的劇作家皆為女性,想看看以女性的角度和立場出發的戲。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齣戲的能量不夠。劇情方面,三位女主角的故事各自獨立,似乎彼此之間的交集太過薄弱,讓我覺得整齣戲沒有主軸、難以入情、進而缺乏張力。戲劇張力之外,對於導演或劇作家想要表達的東西,我也覺得無法掌握,看完戲後覺得悶悶的、淡淡的,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各個角色在戲裡的象徵也不明確,很難讀出它的內容。


然而,也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許是因為劇本著重於海港意象和兩岸的無奈,這些議題都離我太遠了。也有可能,不是能量不夠,而是導演和劇作家兩位女士的風格本來就是極為淡雅而隱晦,也可能是劇團本身就只想創造一個極為日常生活化、極為存在本身的氛圍,少即是多,與其強烈灌輸觀眾戲劇的能量,不如以極簡的形式讓觀眾自行演繹。也有可能,是吃慣了速食餐廳,突然碰素菜吃不習慣。


一直認為自己是劇場欣賞者,而不是劇場工作者,既然是欣賞,不知道工作者的辛苦,就應該要少批評點。


但是最後仍然忍不住要講一下技巧部份。演員們的個人表演技巧都有待提升。舞台技巧方面,燈光設計不錯,但是應該考慮到表演場地的狀況,既然演員必須貼近觀眾席獨白就必須考慮到正面補光,既然知道場地有光害就必須想辦法補救。換幕間隔的作法相當原始且缺乏技巧,不僅缺乏流暢性使觀眾空等,粗糙的處理方式令人訝異:道具人員直接拿著大黑垃圾帶上台收拾演出的道具,又完全沒有刻意放輕腳步,觀眾在台下清楚看到穿著工作人員背心的場務拿著垃圾袋砰砰砰走上舞台然後沙沙沙地收拾"垃圾",真是天大的煞風景,把上一幕漏水的韻味和動作瞬間定格的後勁整個摧殘破壞殆盡。

以上種種,對於一齣已經是第二次巡演的戲來說,只能給予不及格。只要再多花一點點心思、多下一點點功夫,就可以至少有個及格分數了,況且演出手冊中也提到團長陳姿仰女士希望將<微暈>發展成為南風劇團的定目劇之一,然而定目劇的精神就在於不斷的修改增刪、保留原本精華再加入新意,我卻無法看出南風在這方面的努力,不明白為什麼連這一點時間心力都不願意付出。


撇開技巧方面的缺失,整齣戲仍然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部份。其一是舞台,刻意以顏色切割開卻又層疊堆砌在一起的舞台設計,加上一點點的框架,又小氣地蜷縮在鏡框的中央,就如戲中的幾位女人們,大半輩子就這樣呆在小公寓裡面,直到戲末,才終於不經意地走出了那個牢籠。其二是音樂,<微暈>戲中的所有配樂皆為原創,並且不需要搭配演出,光是聆聽原聲帶,腦海裡自可浮現各種場景與畫面。且將其中某一曲設為本空間之背景音樂,未徵得作者孔殷先生之同意,勿轉載。


整體而言,<微暈>的題材很不錯,也募集到一群有才華的劇場工作者一起創作,可惜並沒有妥善發揮。

2006年7月1日

2006.06.29 莎姆雷特 - 狂潮版

莎姆雷特 - 狂潮版

演出:【屏風表演班】
地點:台中 中山堂



久聞屏風<莎姆雷特>大名,或由劇場朋友口中、或自郭先生的課堂上。卻知道該劇已經多次巡演,本以為又會是一齣只能從書上的照片遙想當年盛況的"經典"劇,驚喜發現今年夏天又推出威力加強版。關於這樣一再重演經典劇目,叫做定目劇(Repertoire),是我這次在節目手冊當中學到的新名詞,由紀蔚然提議,並得到李國修的認同與實行。去年十月中觀賞完果陀的<跑路救天使>之後,我就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國內幾大具有商業規模的劇團應該朝百老匯的經營方向努力,先建立劇本演出的專業班底並不斷定期巡演,再試圖擁有自己的演出場地。當時這只不過是劇場新人一時熱血所說出的黃河,想不到國內劇場真有這樣的趨勢,並且知道自己稚嫩的想法竟然得到大師們的應證,不勝之喜。


然而聽多了別人的評論與心得,對自己看戲當下的心態卻有不小的影響。


首先是個小問題,我聽說莎劇前幾次巡演都對當時社會議題藏著隱隱的諷刺與幽默,所以在演出時就對這個方向留上了心,但是結束後卻發現似乎這次巡演的劇本並沒有對社會政治多做延伸,倒是因為我心中已有成見,仍然解讀(或曲解)出一些微弱的端倪,不過掛總統肖像那一景大概也是兩千年巡演留下的東西,已與最近脈動不符,想是風屏三部曲有意將風格與備忘錄系列切割出來吧。也有可能是卡司組之間的差異,以郭子乾為主的那組演員應該會對政治社會比較敏感吧。


其次是幾個比較深入的大問題。


"2006年的瘋狂笑浪",這是<莎姆雷特>網路上宣傳的句子,再加上以搞笑的郭子乾為噱頭,於是觀眾們心中紛紛猜測與認定這是一齣喜劇,然後帶著輕鬆的心情走入觀眾席,抓到任何一絲笑點就瘋狂大笑。說說我認知當中的喜劇吧。喜劇,相對於悲劇,目的在讓人發笑,記得李立亨的隨身書中曾經引述一段話,"悲劇是我們仰望偉大的靈魂受苦,喜劇則是俯視渺小的人物不斷出錯",喜劇與悲劇兩者在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只是呈現的手法與角度不同,記得有部電影描述兩位電影導演各自堅持悲劇或喜劇才能真正代表人生,並且針對相同的題材各自闡述拍攝立場,最後發覺悲劇和喜劇根本是一體兩面。然而悲劇往往在藝術價值上,或對那些文人雅士來說,都高於喜劇,大概是因為悲劇將主角塑造成偉大的意像吧。其實喜劇也有很多等級,根據郭先生的講義,喜劇階梯由低到高依序為1淫蕩的行為、2身體的災難、3情結的設計、4言詞的機制、5性格的矛盾、6意念的諷刺,愈低階者為鬧劇,愈高階者則為喜劇,然而一般喜劇多限於中低階層,故而造成一般人印象當中喜劇之文藝價值低於悲劇的刻板印象。現今電視媒體綜藝節目等,其喜感來源更是只陷在淫蕩言詞等的低級胡鬧當中,大眾習慣於劣質節目的喜感,卻把這種期待帶進劇場當中,希望得到相同方式的娛樂。我想說的是,當第三幕團員之間的心結逐漸浮上檯面時,朱剛德( /郭乾子)對小薛大罵一聲"幹你娘!",觀眾席瞬間爆出整場最大聲最久的笑聲和鼓掌,真的是台灣人生活太壓抑了嗎?必須走進劇場,藉著被髒話狠狠罵一回,然後帶著滿足和笑到酸的臉部肌肉回家。還是習慣了綜藝節目式的娛樂?抑或兩者皆是,因生果、果為因呢?


<莎姆雷特>是一齣情境喜劇。"情境喜劇的喜感在於不同文化的同時出現,而造成的情境混亂",這是節目手冊當中的解釋。<哈姆雷特>卻是莎翁的四大悲劇之一,解構悲劇來結構喜劇,造成在莎翁哈劇和屏風莎劇之間、風屏莎劇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多重互涉,頗有耐人尋味的地方。雖然劇作歸劇作,不一定與劇作家的現實生活有關,但是莎劇以團員間的衝突和生活困境來影射所謂的真實人生,前後顛倒的角色姓名和劇團名稱除了呼應劇本解構悲劇來做喜劇、和演出時以謝幕為開場的顛三倒四之外,也不禁讓人聯想到這似乎就是劇作家、編導、和演員本身的真實人生剪影。其實這齣戲對於"人生"的討論相當深刻(卻也包裝得相當隱密),又借用不少莎士比亞原劇當中深刻的句子,讓人不知不覺產生迴盪。(待續...)


且跳出悲喜劇、互涉等探討,其實劇本的編排繫著一種強烈的意念,或說氛圍,即李國修意圖將人生與劇場、日常生活與演戲之間的區隔模糊,並且同在充滿錯誤和矛盾的舞臺上蔓延。聽過一句話:人生其實就是所有錯誤的累積;各人心中暗自印證,這種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看到劇情也是如此如此,應該不少人心中都會覺得親切或有戚戚吧。


最後,對於李國修先生,我是萬分的佩服和尊敬的。也尤其喜歡最後一幕:李修國獨立看著眾人散場,人去場空後,環顧四周,最後慢慢走向裸露後台的燈光處。這是他的戲、他的場、他的幕,同時,也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