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

2009.11.07 Twelfth Night

Twelfth Night

by William Shakespear


at the Courtyard Theatre, Stratford-upon-Avon

Cast:


Viola / Cesario Nancy Carroll
Sebastian Sam Alexander
Olivia Alexandra Gilbreath
Malvolio Richard Wilson
Feste Miltos Yerolemou



整整一個月前,和幾位好友趁著秋意猶在,閃電衝了一趟莎翁故鄉Straford-upon-Avon,並在Courtyart Theatre 看了一齣純正的RSC 莎劇。

由於當時玩得太累了,加上回倫敦之後事情突然很多,原本沒有要記錄這齣戲的打算。但基於種種理由以及我的龜毛堅持,還是來個文字速寫,給今年十一月一個簡單的交待。

莎士比亞老兄對悲劇和喜劇的認知和定義相當特異,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至少,我個人就曾經相當困惑,殺來殺去的不見得都是悲劇。

來英國密切接觸莎士比亞之前,我都一直以為<Romeo and Juliet>是齣悲劇,因為無論是李奧納多的電影或Stephen Sondheim 的<West Side Story>都亂悲傷的,直到去年在the Globe 演出的那版<R&J>才顛覆(好吧,是矯正)了我的看法。
另外一個讓我很困惑的是<The Winter's Tale>,在讀劇本的時候我就很懷疑,明明劇末也是主角們死一大片,雖然最後壞人真的死了、好人有活過來,但是這麼鮮血亂噴的一齣戲,怎麼也會是喜劇呢?
答案在我看過了正統RSC 演的莎劇之後才恍然浮現。重點不是死了多少人、主角受了多少苦、劇情多麼充滿誤解得峰迴路轉,而是在演戲的過程中有多少無厘頭式的低俗笑料。
沒錯,莎士比亞的喜劇就是伊莉莎白晚期"The Golden Age"時代的貴族八點檔娛樂。

作為英國鄉間最重要觀光城鎮的晚間餘興表演,<Twelfth Night>再恰當不過了!
輕鬆、歡樂、譏諷、通俗、輕鬆、歡樂,可以讓觀眾們輕鬆歡樂地帶走在Stratford 小鎮中輕鬆歡樂的回憶。(除了輕鬆和歡樂之外,我竟然詞窮了...)舞台上不僅沒有見血,還有貫穿全場的唱歌跳舞(莎士比亞加唱歌跳舞,有搞頭!),配合堅實的演技和優質的製作,一張動輒六十幾磅的戲票都讓觀光客們一瞬間不覺得貴。(只有一瞬間,月底記帳時還是會心痛的。)劇中不少對愛情本質的探討,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拋出,棉花糖包裹著的苦澀,在回倫敦的火車上才會慢慢溶解。

有幾個重點必須在此簡單記下一筆:

這場製作的導演Gregory Doran 是RSC 副總導,去年的RSC London Season 也是由他操刀,當時看了<Hamlet>就讓我印象深刻,他除了對演員整體表現的要求相當整齊之外,在製作上也非常精致,無論是舞台、燈光或服裝上都有很高的水準。這次在Courtyard Theatre 的製作也沒有讓我失望。

演員方面,雖然不像去年那樣有重量級的大卡司,小名氣的演員們卻被配置得宜,各自在適合的角色上有亮麗的表現。其中,Nancy Carroll 演的Cesario 實在是太棒了,不是那種閃亮、刺眼的棒,而是輕鬆、可愛、自然、充滿自信的棒,渾然就是以角色的姿態活在舞台上。Nancy 並不是有名的演員,導演Gregory 拉她當主角一定是覺得她的個性根本就是Viola 和Cessario,而且呈現出的成果也很令人開心,足見導演導戲的功力和經驗十足。卡司中較有名的是Richard Wilson,是個演過BBC肥皂劇的老牌演員,他在Malvolio 角色上的演技表現沒有很特別之處,但觀眾們看到一個可愛老頭兒在台上搞笑,一股親切感就油然而生,Richard 自己也很認真地用力跑跑跳跳,讓觀眾席中每一個人都想捧他的場。

Courtyard Theatre 的舞台是伸展台式的中央舞台,舞台設計和動線安排都相當不錯,燈光中規中矩,服裝和道具很考究也很精緻,置景的道具樹木則做得有點可愛,好像超級瑪莉裡面的樹一樣,合不合適端看個人的接受度。

最後,讓我最為讚賞的,是這齣戲的音樂。沒錯,是音樂,莎劇中的音樂!
我們都知道莎士比亞的劇本是沒有音符的,有需要唱歌的地方,也僅只用"Someone[sings]:..."來表示。劇場中的音韻,幾乎完全來自於吟詠台詞的語韻,唱歌的部分更時常只是吟詠的基本延伸而缺乏音律。開演前,我在節目手冊的製作群當中看到Music by Paul Englishby 就相當興奮,因為以往的莎劇頂多只會有Sound Designed by...這個人物,於是我整場都豎起耳朵仔細聆聽配樂和歌曲。配樂的部分,充滿東地中海風格的輕音樂並沒有喧賓奪主地嘗試跟劇情爭奪觀眾的注意力,只有優雅地為主角的身分地位和場景的環境簡單鋪陳,讓觀眾沒有絲毫情緒被音樂帶著跑的壓力。歌曲是讓我最佩服的部分,Paul Englishby 在不修改任何一個字的情況下,完美地幫莎士比亞的原歌詞作了曲!劇末小丑Feste 的那段獨唱,兼顧語韻的旋律在激亢中略帶哀傷,以憂鬱的情緒作了全戲的收尾,非常精彩。

這齣戲即將移師到倫敦,作為今年RSC London Season 的主打戲。若我有機會在倫敦再看一次,觀察重點將是如何把伸展台式的中央舞台轉變成鏡框式的經典舞台,以及轉變後的諸多觀眾互動戲碼將如何處理。此外,期待倫敦的節目手冊也能既精美又有內容 (Stratford 的手冊內有莎翁的故事、寫作的背景、文本講解、演員心聲等等,看得出用心)。當然,要再享受一次好聽的音樂,並且祈禱RSC 出版這齣戲的原聲帶!



Royal Shakespear Company 09-10 London Season: http://www.rsc.org.uk/WhatsOn/5995.aspx

2009年12月19號到2010年的2月19號,<Twelfth Night>在倫敦Duke of York's Thestre 演出十週。

延伸閱讀

Wiki ent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Twelfth_Night
平衡報導:Telegraph 的劇評家Charles Spencer 有不同看法 "...lacks the depth and detail of Gregory Doran's best wor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