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2011.03.03 The Wizard of Oz

The Wizard of Oz
at The London Palladium


Starring
Danielle Hope as Dorothy
Michael Crawford as The Wizard of Oz
Edward Baker-Duly as Tin Man
David Ganly as Lion
Paul Keating as Scarecrow
Emily Tierney as Glinda
Hannah Waddingham as Alphaba

演出結束後,朋友正好打電話來,問起剛看完的表演,我第一時間只有四個字評語:「乏善可陳。」朋友又接著問,歌不好聽嗎?舞台不漂亮嗎?女主角 Danielle 表現很差嗎?我仔細想了想,不會啊!歌還可以啊,舞台也還不錯啊,演員表現也不差啊,但不知怎樣就是很難從口中擠出個「好」字。

這齣韋柏的最新製作是他近年來開始和BBC選秀節目合作後的第二個作品,2007年的選秀節目《How Do You Solve a Problem Like Maria?》是商業劇場史上首次跨平台行銷的創舉,成功地引爆媒體關注、吸引大量原本屬於電視的觀眾群進入劇場,讓《The Sound of Music》享受了整整一年都幾乎滿場的好票房。(參考我的文章)於是韋伯食髓知味想要再如法炮製,遂和BBC的製作人約定了2009年會再推上一個新節目。新節目要搭配哪齣戲才好呢?既然先前改編電影真善美那麼成功,那這次就來改編綠野仙蹤吧!這是韋伯的妻子瑪德琳的提議,韋伯自己也沒什麼意見,於是大家就這麼決定了。

BBC的選秀節目《Over the Rainbow》最多曾經創造六百九十萬英國家庭同時在電視機前收看的驚人紀錄,我對這項紀錄的創造也算是有個渺小的貢獻,我比較喜歡的 Sophie Evans 無論在歌聲、外型等方面都和我對桃樂絲的形象投射很接近,最後她雖然只得到第二名,但我對第一名的 Danielle Hope 的表演成果也相當認可。然而,Danielle Hope 的現場演出並沒有我預期中的精彩,以最重要的那首 Over the Rainbow 來說,若將技巧和感情分開來評論,她在所有 West End 女伶當中的排名都可以算是中上,音質柔美、運氣純熟,情感表達的掌握度也能比得下不少人(如 Rosalind James);但若合在一起來看,卻會感覺到她自己在這首歌當中的技巧展示多過於情感渲染,幾個拉高的轉音處理得太熟練反而會讓這首該是內心獨白的歌聽起來失去它該有的脆弱,這時反而會是唱歌功力沒那麼深的人會讓觀眾聽得比較揪心。細究 Danielle Hope 急於在這首歌當中表現自己歌唱功力的原因,或許和歌曲編排脫不了關係,原版電影中 Arlen / Harburg 的音樂對舞台來說並不夠豐富,沒有兩位女巫的主題曲、沒有完美巫師的主題曲、沒有歌曲架構出堪薩斯鄉村和人物的調性,大部份的背景配樂對舞台來說也並不合適,然而韋伯卻又未能大刀闊斧地重新加以改寫、只做無關痛癢的刪修,造成沒有任何一位角色擁有主導動機、也沒有任何一位角色有足夠的表現機會,以致於 Danielle Hope 若不在這首歌中傾全力表現,接下來的戲中也沒有其他機會了。同時也讓人覺得稍微可惜的是 Michael Crawford,他年輕的時候畢竟曾經是 OLC 的老魅影,在此劇中卻只有一首毫無深刻情感的 Wonders of the World 可以唱(另一首 Bring Me the Broomstick 算是歌嗎?!?),未免也太委屈。所以嚴格講起來,這齣戲的音樂性不夠完整,尚不足以稱為一齣音樂劇,充其量不過是有唱歌的舞台劇。


和音樂比較起來,舞蹈和場面調度 (Musical Staging) 較有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知名舞蹈評審和編舞家 Arlene Phillips 不僅在群舞設計方面有貢獻,主角們獨舞上的編排更是有巧思,全劇的舞蹈處處都有亮點,除了搭配 We're Off to See the Wizard 的小巧踏步輕快地貫穿前半場之外,稻草人、鐵人、獅子各自都有一段出場的獨舞,充分配合歌詞、卻不會淪於帶動唱式的膩澀,又能讓三位劇場出身的演員顯露出專業舞者的姿態,在編舞強度上的拿捏可說是恰到好處,可看性很不錯。


稱讚完舞蹈,舞台和服裝設計方面卻又不得不稍微批評起來。倒也不是設計得有多差,但很現實的情況就是,當眼前就是有一個同樣題材、同樣故事背景、而且還獲得04年東尼獎最佳舞台設計和最佳服裝設計的優等生《Wicked》不斷地提醒你它的存在(節目單的封底就是全幅的 Wicked 廣告,設計得跟 Wicked 自己的節目單封面一樣,害我剛拿到的時候傻眼了一下,猶豫該從哪裡翻起,還寫著 "So much happened before Dorothy dropped in..."),實在很難不把兩者拿來比較,一比之下,《The Wizard of Oz》卻會輸到脫褲:服裝上變不出新把戲、用色又不如 Wicked 來得鮮艷大膽,奧茲國裡的撲克士兵想要走經典設計、服裝和配件材料卻看不出質感,舞台投影效果炫目真實、卻失去了劇場美感,場景變換乾淨俐落、卻有點落入功能導向。唯一算是值得稱讚的突破點是,The Wizard of Oz 有打破鏡框式舞台的意圖,邪惡女巫和飛天猴子都會從觀眾席的上方來回巡梭後飛入舞台。但整體而言,此劇的設計追求的是立即的、直觀的特效和特技,而非讓人會心一笑或出奇不意的巧思。


在帶出結論以前,順著這篇文章一褒一貶的節奏,推出最強的後援投手,整場戲最完美無缺的表現,所有劇評家一致稱讚的高度成就,讓我們歡迎真正厲害的主角:小狗托托!
Toto 這個角色在韋伯縝密精細的整體行銷手法中,是在 BBC 的節目中和桃樂絲一同進行評選的,於是大家都很好奇韋伯到底要如何施展魔法,讓狗狗能乖乖地在他的掌握下照著劇本演戲,這個動機甚至比來看桃樂絲的冠軍 Danielle Hope 還要更強烈!而我必須說,當你看到這隻瑪爾濟斯 西高梗真的在演戲,該叫台詞的時候就叫台詞、該搖尾巴就搖尾巴、該對人兇就對人兇、該從右側退場就從右側退場,每一個 cue 點都抓得絲毫不差,你真的會佩服得五體投地!別的都不說,光是活生生在舞台上放一隻狗就夠吸睛的了,有多少人敢在戲裡起用狗演員,而且戲分還這麼吃重的?


《The Sound of Music》至少韋柏是基於他年幼時對這齣戲的回憶和熱情,這次的《The Wizard of Oz》純為了填滿檔期而作戲,動機不強、熱情不炙,成效必不彰,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除了 Charles Spencer 之外(老查也陷入了自己童年的回憶,這些多愁善感的老男人...)所有劇評家都難給到三顆星。適合對《綠野仙蹤》有特殊的童年情感、或對瞭解原版故事有特殊興趣、或是根本完全徹底不知道這個故事(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觀眾朋友。

The Wizard of Oz 官方網站

6 則留言:

  1. 想要再潑個冷水,試圖打破鏡框式舞台似乎也不是什麼創舉,雖然沒有親眼看到女巫與猴子在觀眾席上方飛舞,但打破舞台框架的嘗試早在許多音樂劇中已有不錯的表現。像是獅子王以類似雜耍的手法創造出在四周盤旋的飛鳥、Priscilla伸出舞台的巨大玻璃鞋、直接出現在Dress Circle的Blue Man(當時我坐在第一排真會被嚇死!),還有多年前世界巡迴演出的Peter Pan,與各地的兒童芭蕾舞團合作、直接讓小舞者們在劇場的走道上翩翩起舞,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
    最後容我問一個失禮的問題: The Wizard of Oz 什麼時候下檔啊?

    回覆刪除
  2. 還沒公佈明確的下檔時間,但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應該不會演超過一年,加上West End的主角合約很多是六個月一簽(這齣戲不太可能換角續演),我猜應該是到今年年底左右。要來個賭盤嗎? XD

    回覆刪除
  3. 那好像不是馬爾濟思吧....應該是West Highland Terrier :)
    能讓狗狗obedient到這種程度 真的很厲害!!! (ps. Toto是我育定好的狗狗名子 ^^y)

    回覆刪除
  4. 不知道會不會被動物保護團體抗議...
    我以為你的狗狗名字會叫Stitch?

    回覆刪除
  5. 一齣戲最受好評的演員竟然是一隻狗 XD 一方面讚嘆訓練有素,另一方面硬生把人類演員給比了下去 Orz..

    回覆刪除
  6. JimmyBlanca:
    倫敦的觀眾好像特別喜歡看動物戲,凡是角色之中有出現動物,不論真假,都會大賣。War Horse, Breakfast at Tiffany's, Betty Blue Eyes, Legally Blond, The Lion King...XD
    台灣這幾年有類似的戲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