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

2011.01.24 The Children's Hour

The Children's Hour
by Lillian Hellman
at Comedy Theatre


Featuring
Keira Knightley
Elisabeth Moss
Bryony Hannah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是個劇場追星族,哪裡有大牌(好萊塢)演員我就往哪裡追,幸而 West End 也非常熱愛這些明星的光環,三不五時就有明星卡司,讓我這幾年來蒐集了不少明星,派翠克史都華、David Tennant、瑞秋懷茲、裘德洛、茱蒂丹契、琥碧戈柏、伊恩麥克林、伊森霍克。不諱言,注意到這齣《The Children's Hour》其實也是因為綺拉奈特莉和伊莉莎白莫絲,可以一次蒐集到兩位好萊塢明星的戲,為什麼不去看呢?


稍微做了點功課後才發覺,這劇本最早在1934年由 Lillian Hellman 完成並在百老匯演出,又在1961年被拍成電影,而且電影的女主角還是奧黛莉赫本!(IMDB) 至此我開始為綺拉奈特莉擔心,由於赫本在世人心中已經深植了完美經典的形象,想要賦予這角色更好的面貌難度可以說是極高,去年安娜法芮兒挑戰赫本的《第凡內早餐》甚至不惜在舞台上全裸露三點,來重新詮釋小說中的女主角 Holly 真正的內涵(見吾文)。這要綺拉奈特莉怎麼辦?別人至少還有身材可以露........


所以綺拉奈特莉的賣點究竟在哪?在她的服裝!舞台上所有演員穿起復古針織裝,沒有人比綺拉奈特莉好看!但也就僅此而已...。我看的那個場次(第二場 public preview),奈特莉的表現我給低於及格的 50 分,原因包括剛出場時美式咬字和英式咬字的混用、中氣不足過度運用喉嚨、以及好萊塢大明星們在舞台上最常出現的錯誤:太過放鬆。關於這些缺點,我曾在另一篇關於伊森霍克的文章中提到,當時在伊森霍克身上看到的缺點,這次儼然又在綺拉奈特莉身上重現,讓我自己也相當詫異,兩人所犯的錯誤幾乎一模一樣!舞台上的每一個對白、每一個動作都是戲,都應該要全力「演」出,沒有任何一刻是可以「表現自然」去帶過的。就像彼得布魯克說的,劇場和電影最重要的差異就是「人的元素」!節錄一段彼得布魯克的文字:
兩個演員在排練時一起演出,沒有觀眾,就會誘使他們相信,他們的關係是唯一存在的關係。...我們工作時,常用地毯當作排演區,這個目的很清楚:離開地毯,演員就是日常生活,他可以為所欲為──浪費能量、從事不代表特別意義的動作、搔頭、睡著...。但是一旦站上地毯,他就有義務懷著清楚的意圖、具有強烈的生命力,只因為有觀眾在看。
電影的表演環境或許就像無觀眾的排練場,而且還有攝影機會去捕捉導演想要呈現的重點,所以演員們就只要「表現自然」就可以了。但這絕對不是劇場的表演方式!


表現得比較好一點的是伊麗莎白莫絲,中氣有夠、口條平順,動作和走位也堪稱平穩得體,全身都算有戲(言下之意就是綺拉奈特莉只有臉部有戲)。最後爭執那場戲倒是因為演開了,兩人都表現得很棒,舞台上的張力很強。

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演員,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 Bryony Hannah!2005年綺拉奈特莉因《傲慢與偏見》獲得奧斯卡獎 連續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提名時,剛從高中畢業的 Hannah 才開始在南安普頓的一家酒館裡打工,她用打工賺來的錢買火車票來回倫敦和南安普頓,把握每個小劇場的演出機會,終於在兩年前獲得參與 Natinoal Theatre 大戲《War Horse》的演出機會,接著,就是在《The Children's Hour》當中搶盡兩位好萊塢明星的風采!


Hannah 飾演的角色是一位興風作浪的女學生,是挑起整場誤會與衝突的關鍵人物,但是又不能「壞得很真實」讓觀眾一眼就看出來她是壞蛋。這點 Hannah 的拿捏就非常精確!整場戲不到最後一幕,我竟然一直無法分辨劇中人物 Mary Tilford 說的話到底是實話還是謊話,她的謊話如此真實,實話卻讓人覺得如此虛偽,讓觀眾不知不覺中也加入了劇情上蔓延開的誤解、成為施加暴力的一員,直到真相明朗後才驚覺不只是劇中人物、連觀眾自己本身都會被 Mary (Hannah) 的演技給滲透、欺騙!演出結束後我看著她離開後台的背影,依然深深的感到佩服,這一切都是 Hannah 的功勞,說她才是本劇的主角並不為過!

演技之外,音效和服裝四平八穩,舞台設計有考慮到 Comedy Theatre 舞台兩側窄中間高的特性處理視覺比例,雖無新意但堪稱穩重。所以此劇評論到這,給星的關鍵似乎就在演技了!綺拉奈特莉扣一顆星,Hannah Bryony 加一顆星,我只會給到三顆。但倫敦各大報的劇評家們普遍給到四顆星,何然?我這次觀察到了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容我道來。

倫敦 West End 的各大劇場都有 preview(預演)的傳統,也就是在真正的 Opening Night 之前先邀請劇評人、劇場工作者、和職業觀眾觀賞演出,通常少則五場、多則持續兩三週數十個場次,場次這麼多的原因是為能提供劇評家們兩場以上的票,方便行程滿檔的劇評家安排或重看反芻,也方便劇團進行修正和驗收;而在英國,劇評家們有很嚴格的不成文職業規範,沒有到正式的 Opening Night 演完之後不得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評論(連 Twitter 上簡單提一下也不行!),所以整體而言,這整個制度的設計和運作對劇場來說相當健康。但接著問題就出現了,有位劇場大亨(大家猜猜是誰)就開始想,我的 preview 場次空位那麼多,不如也來賣個票,讓一般觀眾也來體驗一下參加 preview 的優越感。於是,他在某個大製作中率先推出了長達一個月的 preview 場,提高票價並開放一般觀眾購票,搶購一空、場場滿座,他也荷包滿滿,其他劇院看到後相繼效法。這樣一窩蜂地開放 preview 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劇評家們有職業規範要遵守,部落客們卻沒有,於是,大量的網路劇評趕在 Opening Night 之前發表,不僅使得真正的專業劇評家寫的文章因時效落後而乏人問津,更因為部落客們寫實地揭露了預演場次中尚未成熟的作品缺點,而嚴重打擊後續票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上演的《Love Never Dies》,網路文章拖垮了票房、也讓專業劇評家們碰了一鼻子灰。於是,這個制度開始被檢討,上個月衛報的劇評家甚至公開撰文批評部落客,但也瞬間激起知名部落客和半專業劇評網站(如 BURNTart)的反擊,一時之間網路上唇槍舌劍戰得相當熱鬧!我個人認為整件事的起因根本就是製作人的貪,但其實這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重點是我當天晚上看到的現象...

當晚演出結束後,我因故在觀眾席多留了一陣子,在所有觀眾都離場後,意外讓我看到導演、製作人和各大報的劇評家們在前排角落圍著小圈子討論,劇評家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分享心得,我畢竟還是屬於「閒雜人等」不敢靠太近,但看見製作人聽得臉色相當凝重。幾天後就是 Opening Night,各大報劇評迅速地刊出,跟網路文章幾乎沒有多少時差,而內容出乎我意料地鮮少提到綺拉奈特莉的演技,部落客們也是普遍給予中上的評價,顯然這檔戲的 preview 發揮了正面的作用!也是,畢竟綺拉奈特莉 拿過奧斯卡獎 曾經同時被金球和奧斯卡提名,演技理應不差,頭幾場演出還沒掌握到劇場的能量,後續演出馬上能夠自我調整,也是值得讚賞。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我認為她演技不佳,我也原以為各種來源的劇場評論一定會揪出這點,但由於 preview 的優質運作,而讓缺點獲得改進,觀眾看到了好戲、劇團留了好名聲、劇評家們也樂得有發揮自我功能(Charles Spencer 就對於自己能「參與」其中而相當開心)。

多虧了 ATG 沒有像某位爵爺的 RUG 一樣那麼計較賣票,才做了一場對 West End 大環境有幫助的示範。這種制度和台灣的劇場習慣截然不同,最基本的,不知道哪天台灣才會出現專業劇評家這種職業?



不免俗要來放一下綺拉奈特莉的簽名,但不得不說她的簽名超沒誠意。

2 則留言:

  1. 綺拉奈特莉沒拿過奧斯卡獎
    她就入圍了一次,以偶像劇版的傲慢與偏見,演技相當普通,只是剛好那年是小年,競爭對手少,又遇上那幾年人氣鼎盛推一把而已

    回覆刪除
  2. To 匿名:
    多謝指正。經查證她當年的確在奧斯卡和金球獎都只有入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