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

2009.12.22 La Cage Aux Folles

La Cage Aux Folles


at Playhouse Theatre


Cast:


Albin / Zaza Douglas Hodge
Georges Denis Lawson
'Les Cagelles' Faisal Khodabukus
Nicholas Cunningham
Kristopher Mitchell
Gary Murphy
Dane Quixall
Simon Archer



去年(2009)看英國劇場界最高榮譽 Laurence Olivier Award 的頒獎典禮,在音樂劇的獎項中一直不斷聽到 La Cage Aux Folles 的聲音,當時就對這齣原本很陌生的音樂劇留下印象,並默默地把它加入了我的看戲清單中。然而,或許是因為 Playhouse Theatre 在 West End 的小角落實在太不起眼,又或許是因為<La Cage Aux Folles>這個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念的劇名太 exotic,它幾乎成為繼<蕭山恩仇記>之後另一齣找不到朋友一起去看的戲。不得已之下,我只好搬出「2009年倫敦的東尼獎大贏家」這個頭銜來邀朋友,好不容易在它告別倫敦、進攻紐約前的最後幾場表演,讓我一償宿願。


奧立維獎

這次的看戲組合很有指標意義。朋友是位哭點很低、一點點感動就能三秒落淚、據說看獅子王也能哭的高手,凡是沒讓她哭的戲就代表滲透力不及格。我,基本上是個過於嚴肅的傢伙,很多大眾化的笑點對我來說免疫、甚至疏離,某種程度也失去了童心,看巧克力冒險工廠會覺得是恐怖片,要讓我笑是難上加難。但是,看完戲後我們兩個驚訝地發現:淚腺發達的他絲毫沒哭,笑肌僵硬的我卻失去了清醒,整場哈哈笑得很開心。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跟我們預期的很不一樣?不是 Olivier Award 09年的大贏家嗎?難道 Olivier Award 的品味綜藝化了?

我滿腹疑竇地回家上網查詢 Laurence Olivier Award Winners Archive,一切才真相大白。雖然擁有當年最高的七項提名,但最終只贏了 Best Musical Revival 和 Best Actor in Musical 兩項而已,其餘的 Best Performance In A Supporting Roal In Musical, Best Director, Best Theatre Choreographer, Best Costume Design 都高票槓龜。反覆對照各個獎項和觀賞表演當晚的感想,發現奧立維獎其實還是很有指標性的:這齣音樂劇娛樂性非常高,劇情上卻沒有深度挖掘角色之間的立場衝突,音樂方面也稍欠一個可以扣人心弦的詠嘆調。其實它整體而言真的不差,只不過各項表現都在「很棒!」的邊緣欠那臨門一腳,好像正要跨過去的時候又縮了回來,令人覺得搔不到癢處、過不到癮。難怪會在奧立維獎鎩羽,也難怪這齣音樂劇雖然獲得劇評家們平均四點五顆星的好評,卻總是在觀眾當中默默無名。

好,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齣音樂劇。

一籠傻鳥

最原始的版本,是1973年在巴黎的一齣舞台劇<La Cage Aux Folles>,以此為名頗有揶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1945年原型<La Cage Aux Rossignols>的意味,由於它的極度熱賣(演出超過1800場,觀眾人次超過一百萬人[1]),1978年再由法國導演改拍成同名電影,並延續第一集的故事陸續出了電影版的第二集和第三集。當年,以一個前衛題材的愛情溫馨電影要拍成三部曲在我看來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想想現在的三部曲電影,是星際大戰、神鬼奇航耶拜託!雖然<La Cage Aux Folles>的二三集在劇情轉為較低階的娛樂之下,在IMDB中所獲得的評價不高,仍然不影響正宗第一集成為至今同志電影圈的經典之一。

音樂劇的<La Cage Aux Folles>就是在這個強力的票房後盾之下,於1983年在百老匯首演,並刷下當年的六項東尼獎(out of 9 nominations),並成為80年代百老匯當中少數榮登「1000場俱樂部」的演出[2][3]。

故事發生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的 St. Tropez 小鎮中,一間名為<La Cage Aux Follex>的夜總會。這是一間專門表演猛男變裝皇后秀的夜總會,變裝歌舞團的團名就叫 Les Cagelles。夜總會長久以來生意還過得去,舊雨新知們三不五時會去捧場,老闆 Georges 跟他的同志伴侶 Albin 就像一般夫妻一樣,過著拌嘴吵架又幸福快樂的小生活。一天,Georges 的兒子 Jean-Michel 突然回家來告訴他老爸一個驚訝的消息,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他們決定要共度一生,他們訂婚了!女孩的父母親即將在幾天後前來拜訪,一切都很突然,而且最慘的是,對方的父親是極右派政黨「傳統家庭與道德黨」的黨魁,如果被他發現他女婿家竟然是個開夜總會的同志家庭,一切就完蛋了!於是夜總會和家中都開始了一陣兵荒馬亂的掩飾,同時,Jean-Michel 要求他「媽媽」 Albin 為了他的訂婚期末考而躲起來消失一陣子,這令含辛茹苦從小拉拔 Jean-Michel 長大、將他視如己出的 Albin 情何以堪。隔天,Georges 決定成全兒子,並且花了一番功夫才說服 Albin 假扮成「艾爾叔叔」,Albin 在萬般彆扭之下重新學習如何「當個男子漢」,為了寶貝兒子的幸福豁出去了。然而,就在對方父母到達之前,Jean-Michel 的生母臨時無法現身,眼看一切努力就要破功的時候,Albin 又跳了出來,戴上假髮、轉換角色,以他最擅長的變裝皇后技巧,「假扮」成 Jean-Michel 的母親而又化解了一次危機。就在這次的訂婚期末考即將於低空及格,兩家人在高級餐廳用餐、餐後也和樂融融地唱歌跳舞時,Albin 過於激動,假髮被自己扯了下來,身分曝光,一切努力灰飛煙滅。

事跡敗露之後,對方父母嚴厲地逼迫女兒離開 Jean-Micheel 永不再見面,女兒也很震驚,但仍深愛 Jean-Michel 而願意接受他和他家庭背景的一切。Jean-Michel 這時深深體會到 Albin 為了他所作的付出和犧牲,也接受和認同了自己的同志家庭背景。在此同時,大批媒體來到夜總會,搶著報導「傳統家庭與道德黨」黨魁出沒夜總會的八卦,迫使黨魁在不得已之下,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避開媒體從後門遁逃,並默認了女兒的婚姻。一切圓滿結束!

反串秀

這個故事包含了最基本、最制式的原型劇本架構,以同志家庭和傳統道德刻劃鮮明的角色衝突(Protagonist-Antagonist Opposition),再利用超老梗的「訂婚」來創造出理所當然的連結(Binding),最後再以觀眾先知(Audience Clairvoyance)來預謀一個一定會爆炸的高潮,結局也不免俗地來個歡喜圓滿。然而,這個看似陳腔濫調的故事,其實根本就是在反串。

對,不只故事中的角色在反串,故事本身的價值也在反串。

乍看之下,整個故事的歡樂左派風格,用娛樂的手法讓觀眾對同志、變裝皇后等議題進行思考,用溫馨搞笑的方式逐漸打破一般人對同志的成見和排斥。表面上似乎是諷刺「傳統教條」、歌頌「新型態家庭」,然而實際上仍然回歸到「溝通」、「體貼」、「原諒」、「愛」這些亙古不變的家庭核心價值。若把主要角色性別全部抽離,整齣劇基本上還是都能成立,男男、男女、女男、女女,台詞都沒有性別,歌曲也都沒有性別,因為不論家庭的性別組成為何,核心價值都是一樣的。

因此雖然本劇主打同志議題,並成功帶出性別、非性別自我認同的討論,但同志並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傳統價值。

謬誤

或許因為時代的關係,本劇雖然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同性戀的成見,但在我看來,它本身仍舊對同性戀存在成見

Gay 和 Drags、Gay 和 Sissy 之間都是無關的。Gay 就是男人愛上男人,就這麼簡單,既不是男人愛上一個「像女人的男人」,也不是誰當「女方」誰當「男方」。我曾經介紹一位女性朋友和我一位已婚 gay 朋友認識,事後女生(純好奇地)隨口問我這位 gay 朋友在婚姻中的角色是男方還是女方。聽了這個問題我才醒悟到,原來我們直男直女們早就習慣以「男女」的架構來理解婚姻和愛情,連試著認識 gay 和 les 的關係都還是必須套用「男方角色」和「女方角色」,這是何等荒謬的成見!一個很 macho 的男人跟另一個很 macho 的男人相愛、結婚,有何不可?為什麼非要一個是「男人」、另一個是「像女人的男人」呢?

再者,gay 也不是一定要像劇中人物那樣,女性化、情緒化、flamboyant,喜歡穿緊身皮衣、喜歡穿絲襪、喜歡抽皮鞭。Gay 也是眾人之一。對,一般人偶爾會有 SM 幻想,所以 gay 們也會,但不代表所有 gay 都是 SM 之王、性遊戲急先鋒。當同性戀議題在劇場中被過度使用,舞台上的表現也淪為若不刻板和制式化則無法詮釋同性戀角色時,是否整個本末倒置了呢?

當然,這個劇本是在1973年寫成,不能用今日社會觀點溯及苛責。

後話

忘了說,飾演 Albin 的 Douglas Hodge 真的是太強了!編、導、演、曲完全歸位的劇場天才,一月將隨劇組移往百老匯續演。依照本人的個性,當然要去後台門口堵他,然後稱讚、攀談一番。

這齣音樂劇三到四星的製作水準不說,在紐約的觀眾若光是去看 Douglas Hodge 的 Albin,就等於是欣賞了五星級滿表的戲了!

希望蔡柏也去學個作曲,朝 Douglas Hodge 之路邁進!XD

 

延伸閱讀

Guardian articl on 2009 Olivier Award nominates: http://www.guardian.co.uk/culture/2009/feb/03/theatre-olivier-nominations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_Cage_aux_Folles_(play)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_Cage_aux_Folles_(musical)
[3] http://www.ibdb.com/production.php?id=4231

2 則留言:

  1. 補充一點點當晚討論但文章中沒有提及的點還有我的小小心得:

    首先是父親 Georges 這個角色,其實是劇中僅次於 Albin 的重要主角,除了身為夜總會主持人要帶動全場氣氛,更有許多夾在兒子 Jean-Michel 與愛人(老婆?!) Albin 之間的內心戲。當兒子向他提出要找生母回家而 Albin 必須消失的要求,這個同時身為父親與愛人(老公?!)的兩難局面,其實是這個故事中十分重要也相當有張力的內心戲。但可能因為演員功力不足,沒有非常深刻地把這個情境演出來,也可能是整齣戲都沒有把這些具有張力的點深耕,因此這個重要的爸爸 Georges 在劇中反而有點不太重要的感覺,相當地可惜。

    娛樂性的部份,對於籠子中的笨鳥們 Les Cagelles 的演出,雖然有大大地被娛樂到,但不禁讓我將它與另一齣也以華麗歌舞為賣點之一的 PRISCILLA 互相比較。相較之下,音樂部份我懂得不多,因此不多評論,但就舞蹈而言,雖然兩齣劇中的舞群們都有相當好的舞蹈底子,無論是踢踏、芭蕾、國標,個人表現都有一定水準,但以大場面的華麗歌舞而言,我會比較推薦整齊有力的 PRISCILLA,或許 La Cage 的風格是比較個人化的,Les Cagelles 們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但在應該要有整齊氣勢的場面時,舞台上的畫面往往有些凌亂,但這也許只是呈現風格與我個人喜好的關係;另外一點是設備與道具,華麗歌舞的華麗舞台裝和彩色羽毛等等必備道具,La Cage 雖然已經讓觀眾十分滿足,但是我個人覺得 PRISCILLA 有超過期待的驚艷,因此在我心中勝出! (糟糕我一直在幫 PRISCILLA 打廣告,我們可以一起去看一次!)

    我喜歡你提出'反串'這個概念的延伸,那些傳統的價值,在這個現代左派主打同志夜總會風格的劇中,其實是最重要的價值,家庭、親情、所謂真愛,就像爸爸和兒子在劇中前後各唱了一次的'Look Over There': So count all the loves who will love you from now 'till the end of your life... Somebody love you more. 不就正是親愛的家人和伴侶嗎?

    最後謝謝版主邀請我去看戲,雖然我沒有哭,但 La Cage Aux Folles 是一齣好戲。

    回覆刪除
  2. 謝謝白杜鵑小姐幫我重點補完。我覺得 Albin 的內心戲有獨唱讓他發揮,比較有挖掘到,其他兩位(老爸和兒子)的內心戲的確讓人有"表達不出來"的遺憾感。

    那我應該要把 Priscilla 排入 WILL list 當中嗎?舊的還沒看完,新的又要排入,戲債越積越多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