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

2009.09.22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by Stephen King
stage adaptation by
Owen O'Neill and Dave Johns
at Wyndham's Theatre

Cast:

Andy Dufresne Kevin Anderson
Red Reg E Cathey
Brooks Hatlen Geoffrey Hutchings
Tommy Diarmuid Noyes
Warden Norton Nick Sampson


當我邀朋友們一起看"蕭山恩仇記"的時候,沒有一個朋友知道我在說什麼,也沒有一個人有興趣。
但是當我改口跟他們說,我去看了"刺激1995"的舞台版,每個人都會恍然大悟地"喔"一聲,然後說"怎麼沒找我?!"
屢試不爽。


繼月初的<Breakfast at Tiffany's>之後,我將這齣<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視為"West End電影節"真正的重頭戲。這部史蒂芬金短篇小說的電影版,由摩根富里曼主演,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和電影之王<教父>在IMDB Top 250 Chart 上爭奪第一名的頭銜。近幾年領先的差距稍微有拉開,更加確立了它"有史以來最好看的電影"的地位。然而,台灣卻將片名翻譯為"刺激1995"。我對於這個莫名其妙的譯名相當感冒,不信、不達、亦不雅,更與劇情毫不相干,作為"史上最佳電影"的譯名我認為相當可惜。不過,既然這個名稱跟這部電影之間的連結已經深入人心,不太可能改變,就只好閉上眼睛承認它,但是舞台版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從現在開始,我要鄭重聲明,我看的這齣戲的中文名稱叫做<蕭山恩仇記>!

<刺激1995>是史上最佳電影,當我聽到<蕭山恩仇記>即將接替裘德洛之哈姆雷特的檔期在Wyndham's Theatre上演的時候,心中就默默地配服Owen O'Neill 和Dave Johns 的膽識:一個短期的舞台製作要超越十年來穩居"史上最佳"的一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任務。雖然<蕭>劇在都柏林大受歡迎,倫敦的劇評家們卻不意外地,給了它不少難堪的評語。

我不盡然同意。

劇評家們

忘了從哪齣戲開始,看劇評家的評論,然後評論,其樂趣對我而言不亞於看戲本身。似乎藉由評論評論者,而讓自己享受一種優越。

這次,幾乎所有人都從電影開始談起,細細的堆,慢慢的繞,當好不容易繞到這齣戲的時候,卻又多半語帶保留。
"...這齣戲是直接從小說改編的..."
"...既然電影如此受歡迎,舞台版無法避免人們將它跟電影比較..."
"...舞台版的殘酷太裸露,不如電影的隱晦美..."
獨立報的Paul Taylor 含蓄地承認這類舞台製作的市場價值,但對藝術價值部分則存疑。
Telegraph 的Charles Spencer 簡單明瞭地做說"舞台都只是電影的閹割版"。

看了這些如出一轍的評論,我心情大好!這不就是我上一篇<Breakfast at Tiffany's>中所得出來的結論嗎?各位先生小姐們別太失望,劇場就是如此啊,不像電影有很強的滲透觀眾的能力,容易讓人感覺情緒醞釀不到點,特別是跟這些賣座電影比較起來。但是,劇場的優勢是,它的臨場感所觸發的觀眾經驗,是強大的、是獨一無二的、是電影永遠無法辦到的。

這場演出,就觸動了我一些不願去回想的記憶,當時,整個劇場的氛圍正好跟回憶的時空對上了,害我靜靜坐在位子上,回憶加情緒卻像是在壓力鍋內沸騰一樣,整整沸了兩小時。這個劇場經驗超棒!因此,對於衛報劇評家Michael Billington 尖酸刻薄的評論,不認同,無法接受。

衛報劇評家Michael Billington 應該是全倫敦劇評家當中數一數二牙尖嘴利的了,他從來不怕得罪劇場,挖苦般的批評毫不遲疑,不會因為拿公關票或劇評票而幫劇團粉飾,不少人也因此認為他的評論很有參考價值。對於這齣戲,他只給了兩顆星。他基本上認為Owen O'Neill 和Dave Johns 並沒有賦予這個小說一個不同於電影的新詮釋角度(好,很好,跟我對<Breakfast at Tiffany's>的意見一樣)。但他懷疑怎麼沒有人去質疑和討論Andy Dufresne 在獄中為了自己的安逸而執行洗錢行為的道德正當性,以及他覺得太多的雞姦場面很煩,簡直變成了一場監獄鬧劇(melodrama),最後更諷刺地說這場戲應該叫做"The Shawshank Reduction"。

他沒有進入。他無法體會。監獄中的扭曲體制、荒謬運作、非法治的法治,是另一個世界,是像他這種養尊處優的藝文菁英無法體會的世界。
我沒有進過監獄,但是我當過兵。
或許有人會認為,現在當兵就像參加夏令營一樣,玩玩混混,但我個人的經驗倒是蠻差的。入伍的第一天就震撼教育到半夜十二點才給睡,不講理的強迫屈辱,拔掉尊嚴、剷除自我,灌輸服從、灌輸來到另一個世界中的新身分只是一個小兵。就是這些黑暗的回憶,從戲的第一幕<入監>開始,兩者就不斷的糾結。而我也像Andy 一樣,或許是為了找回一點在外面世界中的自己,我幫軍官們製作漂亮的PPT、教他們C++、幫他們取得GRE教材,好讓自己在同僚中,面對士官的壓榨,取得一點點的特殊待遇。士官是不講理的,可笑的是,他們也看不慣事事講理的人,被這樣的士官管理,是精神上痛苦的折磨。面對這種折磨,如果有機會讓我幫忙洗錢來換取一點逃離,我做!而且我敢打賭,如果把胖胖的Michael Billington 丟去當兵,而且是在擁擠狹窄的軍艦上當卑微的水兵,面對每天無盡的精神折磨、不時聽到其他船上菜鳥被老鳥雞姦的消息,他一定會像電影當中的那個死胖子一樣,第一天晚上就崩潰哭著叫媽媽,根本熬不到這些讓自己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出現,更別說在做這些事的同時,默默抓住士官的各種把柄來保護自己,或甚至像Andy 一樣暗中執行著自己的逃亡兼復仇計畫。
舞台上呈現的只不過是不經文藝修飾的監獄殘酷,高談道德正當性、對雞姦場面感到不適,說明了Michael Billington 的生命安逸得讓人很羨慕。



並不想讓這篇文章變成自我沉湎的當兵回憶文,但還是要忍不住想說,對於Institutionallise 的描述,電影一針見血的呈現深深震懾我。多少義務役的士兵剛開始雖然百般不願,等過了一陣子找到了軍中的生活模式後反而離不開部隊,簽下了志願役逃避外面的社會。"這堵牆很奇怪。剛開始你恨它,接著你習慣它,最後你發覺你離不開它"。這點舞台呈現得不太夠,Brooks 發作得太突然,後續劇情也往前推得太快,迴盪不足。



救贖

Redemption 這個字,我看完電影之後一直無法體會。監獄的救贖?明明是一部逃亡兼復仇,而不是感化兼向善的電影,哪來的監獄救贖?然而,在看完舞台詮釋之後,我完全瞭解了。

史蒂芬金所說的救贖,是掙脫內心枷鎖的自我救贖。

電影中的Andy 似乎從頭到尾都很冷靜、很有規劃,並且很清醒地不斷提醒自己原本的身分,因此沒有激起我對救贖的體會,現在,我也不認為他有救贖。舞台上的Andy 有表達出迷失,為典獄長工作只是為了掙得比較舒適的監獄生活品質,在潛意識中,他認同並接受了監獄生活,他是在接受了眼前的體制的前提之下,嘗試著在體制之中過最好的生活。這份妥協是可悲的,因為他根本沒有犯罪,他根本不該在這個體制之中,但是當他跟別人說"我沒有犯罪"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他,還互相開玩笑道"這座監獄中,每個人都是無辜的"。漸漸的,連他自己也開始不相信自己,連他也開始接受自己身在監獄中的事實,連他也開始適應監獄、接受體制。接受自我的墮落,並且習慣了墮落的自我。這就是監獄,這就是史蒂芬金筆下的Shawshank 所代表的意涵。

Tommy 的出現喚醒了Andy,他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變成懂得努力、相信自己、相信真理、相信上帝,他提醒Andy 記住自己的清白,他的死讓Andy 堅持守住希望。就是這份希望,以及對自己的重新相信,成為Andy 的自我救贖。

這份救贖,是Andy 在Shawshank 中得到的,如果沒有走這麼一遭,或許他一生都無法掙脫他老婆外遇的心理枷鎖。
這就是史蒂芬金所謂"蕭山監獄的救贖"的真正意義。我到看完戲後才領悟。

現實生活中的禁錮,有多少人能掙脫、自我救贖?

製作

講完了感觸與體會,還是要回到劇院內評論一下這個製作的優劣。

雖然對於整齣戲平實的呈現相當認可,但仍然認為若在氛圍上多加渲染監獄的荒謬和痛苦,應該可以獲得更多觀眾的共鳴(讓那些養尊處優的人也能略有體會),從七十分變成九十分。竊以為關鍵在於整體步調太快,台詞一句緊接著一句,是很順暢沒錯,但是該停頓一下讓觀眾感受後勁的地方都沒有確實留白。舉例而言,雞姦場面之後,若能定格個三十秒,或是用弱燈慢動作退場,或是獨白燈打在Andy 身上十秒,整個後勁就出來了,也不容易落人口實認為是在演鬧劇。整齣戲含中場休息總共兩小時又十五分鐘,不算長,其實應該說以票價水準而言算短,看來還有加長的空間,不懂導演在趕什麼。

另一個造成監獄中痛苦不太夠的原因,是導演沒有將"獄卒"角色的定位處理好,太過邊緣化了,沒有戲分、沒有焦點,因此整個讓人感覺不夠兇,好像根本沒有在折磨犯人。讓身著獄卒服裝的演員充當檢場,又是一個很缺乏概念的重大錯誤:這些人在上一場戲中才在逞兇耍狠,你在換場的時候就叫他們當小弟搬桌搬椅,這樣對嗎?落差太大了吧,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接著,在時間推移上沒有處理好。舞台上感覺只過了幾十個月,人也沒變老、東西也沒變舊,然而,其實整個故事在小說中橫跨了二十年的時間。這點算是場務和道具的錯,也可以看出導演不夠細心。

演技方面,典獄長Nick Sampson 有待加強,不夠邪惡。演兩位主角的Kevin Anderson 和Reg E Cathey 普遍受到劇評家們的認可,我個人特別欣賞Reg E Cathey,他把原本有點乾的整體演技救回來了,尤其實最後一幕的奔向自由,是一次漂亮的救援成功,於是演出結束之後我去後台跟他致意並要了簽名。

這場製作倒是讓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英國的戲劇(Drama)都不用背景音樂嗎?相比之下,我在台灣看的商業劇場搭配的背景音樂一個比一個精緻,都還可以出原聲帶咧,整個情緒醞釀幾乎到了煽情的地步。英國的劇場好乾啊,沒有音樂的輔助烘托,演技有一點點不到位感覺就很明顯。就算演技好,又多半是自由派的演技,很取決於演員當天的臨場狀況。

服裝設計還真方便啊,這齣戲真簡單我也會設計。舞台方面,上一次看哈姆雷特座位太高沒有注意到Wyndham's Theatre 的舞台寬度竟然不如高度,這次坐前廳,馬上感覺到舞台的比例不太對,難怪上次哈姆雷特的地牢舞台(刻意把門、窗、城牆等拉高以填補舞台高度的空間)視覺上的舒適感很差。這次的解決方法是將牢籠分成上下兩層,我認為大致有解決到比例問題,但卻把場景鎖死在監獄內,太單調了,造成另外一個問題。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設計才對。

最後,哀嚎一下,節目單的製作有夠爛,錯字滿篇,角色名稱不完整,是我接觸劇場以來最不滿意的一本節目單。

總結

真實而質樸地呈現了監獄的黑暗面和人性的蹙弱,生命中沒有相關經驗的觀眾可能難以體會,一旦劇情勾上了個人經驗,後座力無窮。
演出水準中上。
製作實力和劇團後勤則有待加強。

延伸閱讀

IMDB史上最佳250部電影排行榜: http://www.imdb.com/chart/top
Guardian 劇評家Michael Billington: http://www.guardian.co.uk/
Telegraph 劇評家Charles Spencer: http://www.telegraph.co.uk/
Independent 劇評家Paul Taylor: http://www.independent.co.uk/
Evening Standard 劇評家Henry Hitchings: http://www.thisislondon.co.uk/
Times 劇評家Benedict Nightingale: http://entertainment.timesonline.co.uk/
Irish Times 劇評家Peter Crawley: http://www.irishtime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