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2008.12.13 Avenue Q

Avenue Q
中文劇名:Q大街
Venue:Noël Coward Theatre
Cast:
Kate Monster
/ Lucy The Slut
Rachel Jerram
Princeton
/ Rod
Daniel Boys 
Nicky
/ Trekkie Monster
Tom Parsons
Christmas Eve Joanna Ampil
Gary Edward Baruwa
 

驚喜撞見大蘋果
在倫敦的留學生要跟觀光客搶週六晚場的戲票,還要求學生價,本來就是在賭運氣,就像俄羅斯大輪盤一樣,不知道今天晚上會落腳哪家戲院。於是,當開獎的那一剎那,我還帶著"那是小孩子看的芝麻街音樂劇"這樣深深的成見,淺淺地嘆了一小口氣。但期望越高失望就越高,期望越低則越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今晚的俄羅斯大輪盤停在位於紐約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區邊陲上的<Q大街>;03年東尼獎最佳音樂劇、最佳劇本、最佳原創詞曲;以極端犀利的手法切入種族歧視、社會焦慮、同志、網路色情、幸災樂禍的人性等嚴肅議題,卻依然輕鬆有趣而不沉重;以成人議題惡搞了80年世代童年中的純真芝麻街回憶,赤裸低級,卻讓人感到坦率的可愛。是個令人眼睛一亮的驚喜!

真正的大蘋果是外百老匯
百老匯是眾所公認的音樂劇聖地之一,然而在看過這麼多(??)音樂劇、並經穿梭於時代廣場週圍大街小巷的朝聖之後,得出一個其實很有趣的感想:百老匯並不是真正的紐約。百老匯很商業,一定是重金製作、大牌演出、聲光效果華麗,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上下延伸觀眾群,劇情不能太深、一定要淺白。這些敘述並不是在鄙視商業風格,商業某種程度上也是音樂劇本質的一部份,而百老匯就是座落在光譜的這一端。等等,商業不就是紐約,紐約不就是資本世界的首都嗎?我認為那只是紐約的表面。焦慮(和懼怕)才是紐約、才是紐約客生活的核心。這個面向在百老匯完全嗅不到,只有在介於主流商業與實驗劇場之間的外百老匯,才充分展現了紐約。在Alphabet City (Avenue A-D) "土生土長"的<Rent>印證了這點,它可比<獅子王>、<泰山>、<歌劇魅影>、甚至<芝加哥>都更像真正的紐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多變的曲風和後現代的舞台,戲劇內容的選材方面也更加沒有禁忌、傾左、偏少數。但提到外百老匯的實驗風格,<Rent>除了對homo、trans 深入描寫之外,其他議題都只是蜻蜓點水,頂多是讓人無奈的一笑,就過去了。另一方面,同樣生長於外百老匯,<Avenue Q>更是音樂劇的箇中代表。首先,以背景而言,<Q>的故事發生地是在一個貧窮的街區、坐落於虛構的紐約Q大道,那是一個在設定上就刻意比<Rent>更外圍、更貧民、更沒有藝術氣息、更充滿社會掙扎的地方。削掉大頻果亮麗的資本主義商業臘皮,在此土生土長的紐約客面對的反而是更真實的社會現實、更無以名之的龐大社會焦慮。此外,在議題選擇上,<Q>也因此而得以比<R>更自由、更廣泛、且更貼近生活面。

外百老匯風格的舞台

至此,雖然兩劇皆為典型外百劇成功搶灘東尼獎的代表,但在兩劇的比較上,本文似乎比較偏向<Q>,或許是因為離上次觀賞<R>已過數年,而<Q>劇印象正深刻。事實上,以獲獎數而言,<Rent>的評價遠比<Avenue Q>要高(東尼四比三,再加上一座普立茲、數座Drama Desk)。然而,兩劇的深入比較,應從不同世代差異的觀點來看。

<R>世代與<Q>世代
以"世代"稱之,主要是因為兩者分別出自千禧前和千禧後的兩個十年內,<Rent>於1996年在外百老匯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上演並在同年轉進百老匯主要戲院後獲得四項東尼獎,<Avenue Q>則是在千禧年之後的2003於外圍的Vineyard Theatre上演,也於該年度獲得三項東尼獎(擊敗當年的勁敵<Wicked>)。更深入地說,其一,兩劇的劇情都是以劇作當時為背景,<Rent>中的"What You Own"很清楚地揭露了劇中世紀末的時間線索,<Avenue Q>中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在最後一曲"For Now"中吐槽布希也可以算是一個時間錨。其二,兩劇的作者們也分別來自兩個世代,<Rent>的劇詞曲作者Jonathan Larson生於1960年,也就是一般美國人稱為"The Sixties"的世代,叛逆浮誇狂放,並在反戰反政府的氛圍中成長;<Avenue Q>的作者們Robert Lopez, Jeff Marx, 和Jeff Whitty分別出生於1975, 1970, 1971,正好是Jonathan Larson的十年之後,於是風格上就從<R>中火焰般的對立與搖滾轉變成輕鬆與嬉鬧。其三,取材來源也可以被分為兩個世代,<Rent>基本上是Larson花了七年時間改編自普契尼(<蝴蝶夫人>、<杜蘭朵公主>的作者)的<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那是十九世紀末的歌劇作品,其實有點和Larson的年代扯不上關係,不過硬是要作連結的話,Larson在紐約時正是<西貢小姐>(<蝴蝶夫人>的現代版,有時也被視為現代音樂劇的先河)在百老匯大放異彩的時代,或許是這個機緣讓Larson興起想改寫<波希米亞人>的念頭;至於<Avenue Q>則再明顯不過,全球家喻戶曉的芝麻街正是70年代與早80年代小孩成長中"難以抹滅"的回憶。所以,前者取材較有傳統依據,後者取材則是當代的共同記憶。總之,以"世代"將兩劇做個粗略的劃分,是有個足跡可循的。來個題外話,Lopez和Marx在節目手冊中說到,他們當初有為Kermit the Frog寫一齣音樂劇,不過Jim Henson的公司(90年被迪士尼收購)不肯買下版權,等於是白寫了,於是他們後來才決定不要完全採用既有的人物,改以自創角色的方式來惡搞芝麻街。

於是,兩個不同世代的戲,雖然有相似的背景,卻有迥然不同的風格和態度。

風格上,前段中提到<Avenue Q>討論的議題比<Rent>更廣泛、更自由、且更貼近生活面。在<Q>當中,幾乎每一首歌、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個輕鬆有趣的議題,例如,"The Avenue Q Theme"營造出最下層社會的氣氛,工作、奮鬥、只為了按時繳納帳單;"What Do You Do with a B.A. in English?"當中恰到好處地刻劃了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對進入社會的
徬徨無助、卻又莫名地滿腔熱血;經典的"It Sucks to be Me"戲弄地表達了一般人常常在跟別人比較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一種沮喪的無奈。貼近生活面的風格上,有兩首歌直接把我揪住。貫穿全劇的"Purpose",意境深得我心,畢竟是這個世代的共同焦慮,下半場另一首深得我心的歌曲"I Wish I Could Go Back to College",幽幽地救贖了每個人心底的一抹挫折,兩曲的議題都是很難在其他音樂劇、甚至是一般劇場內找到的,或許是因為這麼生活化或一般化的議題不夠戲劇性,所以一般音樂劇難以納入,又因為太基層,所以更深奧的劇場不願探討,在此<Q>可謂恰如其分地切入了利基。此外,另外還有五首重量級的歌曲,分在上下半場,各自獨立,議題又各有不同。<Q>能如此廣泛、生活化、且自由轉換地討論各種議題,相較於<R>則侷限於某個角度的生命、理想、愛情等議題,關鍵就在於, 從<R>到<Q>當中敘事性結構的減弱。換句話說,<Rent>的敘事結構雖然比較完整,劇情有高低潮、人物也有明顯性格,但卻也因此造成它無法自由地在各種議題之間跳躍,而只能局限於結構內相關的議題;反觀<Q>,幾乎不用歌曲來宣敘,每首歌自成故事,上下景之間沒有必然的連繫,重點是,劇情簡單,因此更自由、更輕鬆、更生活。

態度上,世代之間的差異更是一覽無遺,<Rent>帶一點憤世嫉俗的絕望、所以珍惜當下,<Avenue Q>則已經看清這個不完美、承認這個不完美、進而對世界和未來還是充滿熱情。<Q>當中有幾首重量級的歌曲明確地表達了這個態度:"Everyone's a Little Bit Racist"誰敢說自己完全沒有種族歧視,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又如何;"The Internet Is for Porn"一唱出來,全劇院的觀眾都笑了;"The More You Ruv Someone",這不是童話故事中完美的愛情,它絕非相安無事,無止境的爭執才是真正的愛情;"Schadenfreude"更絕,我就是愛幸災樂禍,我的幸災樂禍反而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崇高,這才是我的真正目的!總之,這個態度是,承認就要大聲說出來、說出來才代表你接受、接受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能繼續往前。這是這個世代的功課,也是這個世代的悲哀。

最後,再以兩劇的finale作為本段落的結尾,"No Day but Today"和"For Now",世代、風格、態度,戲劇性的戲劇對照。

<夜麻>的投射
說到世代比較,則不能不提台灣近年來最經典的"年級辯論"戲,紀蔚然老師的<夜夜夜麻>。然而,由於<夜麻三>在我當兵時演出,沒機會觀賞,在無法全斑熟悉之下不希望妄自對內涵進行比較。本段落想提起的是,兩齣戲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分別是<夜麻>的山豬,和<Q>的Trekkie Monster。在2006.05.20 <夜夜夜麻2- 驚異派對>當中提到,"...從<夜麻1>開始,我就一直很喜歡山豬這個角色,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心中也存在一隻(??)山豬、一根球棒..."。山豬和Trekkie Monster其實極為相像,當其他角色在憂鬱、躊躇、犯錯、謾罵、憤慨、抱怨、說教、劃界、思考、爭辯,事情依然沒有解決、現況依然沒有改善,這時的山豬和Trekkie Monster雖然是毫不掩飾的粗魯、下流,卻真實得很可愛,也只有他們能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出面用球棒、成人網站解決事情。暴力和色情,這是對劇場、對社會、對文明的一大諷刺。



人偶,人?偶?
不同於一般偶戲,<Avenue Q>的人偶操作員與人偶同時出現在舞台上,這點引起廣泛的劇評討論,也被視為偶戲的一項創新。然而,一個很自然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在劇中採用這種作法?雖然實際上Lopez和Marx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寫一齣偶戲而寫了偶戲,但效果上,卻造成了一點點魔幻寫實的味道,好像是以布偶表達角色的情感、演員表達角色的行為,這是與其他偶戲所不同的。有趣的是,布偶的情感宣達是以誇張的動作來表現,演員的行為演示卻是以臉部和聲音表情來達成,以內心戲來演示行為、以肢體動作來宣達情感,多麼奇妙的並置。



<Avenue Q>的成功,演員和布偶缺一不可,兩者都必須同時出現在舞台上。少了布偶,就缺少了一點真誠的可愛,也無法犀利而乾脆地直接把人生搬上舞台,所有的議題都會變得陳腐而教條;少了演員,卻又讓人覺得太可愛了,虛幻、不真實、難以思考、卻又無法移情。可以說,演員賦予了布偶生命,布偶完整了演員的情感。人偶同台,成就了<Avenue Q>。

全員合影


參考資料
劇院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ël_Coward_Theatre
Avenue Q  UK官網  http://www.avenueqthemusical.co.uk/

4 則留言:

  1. 這人的確是中毒, 一人飾兩角, 你是偶還是人啊??

    回覆刪除
  2. 還有啊,維基百科中毒了是吧,免費啊?隨便讓你用的嗎?
    再來就是那些照片啊,都不是你自己照的吧,隨便亂用都不必寫出處的嗎?到時候追究起版權,包你吃不完兜著走!

    回覆刪除
  3. 很厲害嘛你,又是3600字是吧。
    論文不寫寫劇評,看你論文下週交不交得出來!

    回覆刪除
  4. 我是被布偶操縱的人...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