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2009.08.12 The Cherry Orchard

The Cherry Orchard
by Anton Chekhov
rewritten by Tom Stoppard
at the Old Vic


Cast:
Lopakhin Simon Russell Beale (B)
Varya Rebecca Hall (B)
Liubov Ranevskaya Sinéad Cusack (B)
Firs Richard Easton (A)
Yasha Josh Hamilton (A)
Trofimov Ethan Hawke (A)



知道這齣戲的時候,其實已經很晚了。
那是某天坐在紅色巴士上層往回家的路上,經過Waterloo車站,看到伊森霍克帥氣的大海報,才赫然瞥見演出劇目的竟然是《櫻桃園》,這齣不朽的契柯夫遺作!聽了夠多的契柯夫史坦尼拉斯夫斯基的傳奇故事,卻沒有看過任何一場現場的契柯夫劇,枉稱自己是劇場愛好者啊!
於是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訂票,雖然真正的戲癡會當場跳下公車去戲院買票,不過好險我沒有這麼做,因為當時所有契柯夫的場次都已售罄!
向隅的扼腕還讓我相當不平:可惡的無知少女們,想看伊森霍克,不會去訂莎士比亞的WT喔,雖然這邊的造型比較帥,但是妳們懂得欣賞《櫻桃園》嗎?真是糟蹋了珍貴的戲票!

罵歸罵,還是乖乖加入了on-line ticket queue 的行列。然後,就在上個月中的某一天,我突然就拿到票了!收到email 的時候還愣了一下,不是一票難求嗎?怎麼沒過幾場就讓我排到票了?迷姊迷妹們都跑到哪去啦?該不會又是一齣星光熠熠的地雷戲吧?!
這種情緒相當複雜,一方面得到自己想要的戲票,應該要很高興才對;但另一方面,這張票卻是從滿檔的票房中退出來的,是別人認為不好看、不喜歡、不值得,所以才退給我的。那我到底要不要對它抱持高度期待呢?要不要對它認真呢?
我的契柯夫憧憬,到底會不會幻滅呢?

最近壓力比較大,壓力大就愛碎碎念,這篇的前言也拖得太長了。終於來到重點。對這齣戲的評價,為了紀念曲折離奇的過程,遵循它的票房模式:

先給滿五顆星!然後再默默地上網退掉一顆星...

說好的契柯夫呢?

五顆閃爍的星星,說明了我對這場製作的高度評價!導演Sam Mendes 整個很有sense!雖然呈現的東西跟我印象中的、聽的、讀的契柯夫不完全相同!

這個版本的《櫻桃園》,已經不只是一個英文翻譯版,而是一個全新的翻修版。

首先,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詞句的現代化,早年的契柯夫劇本英文翻譯相當饒舌,雖然跟莎士比亞老大的字句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不過何必呢?饒了演員、也饒了觀眾吧!莎劇和契劇交錯演,把契劇修成白話,除了給演員一點喘息空檔,也順便讓觀眾有點語韻上的反差,不會直接溺斃。況且,我個人也認為,用較為直覺式的台詞風格,可以讓觀眾把注意力放在劇本本身所蘊含的意義上,不會被困在時光隧道中找不到出口。

接著,"劇本本身的意義"也已經不太契柯夫了,加入了劇作家Tom Stoppard 的個人詮釋,難得的是這個改變並非激進式的革命,而是依稀照著"契柯夫概念",從劇場氛圍上著手。劇本本身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的"契柯夫概念"又是什麼,要從我曾經讀過的片段開始拼湊。

關於劇本的意義,戲劇史家普遍解讀為俄羅斯貴族階層的崩解云云,其實應該要很微弱、很隱晦、很細膩(真正好的字是subtle,此處英文勝中文)才對,我這個認知是來自孫惠柱《戲劇的結構與解構》書中關於散文式結構與契柯夫的論述,他說
"統率全劇的既不是主人公,亦非中心事件,而只是一種情調,一個包裹著濃郁的詩意氣氛的主題。...正是音樂般的抒情散文式的結構成形成了契訶夫戲劇的特點...總的來說,散文式結構具有較多的離心傾向。"[1]
離心傾向這個論點,也被台大戲劇系胡耀恆教授援引和擴充,他進一步說明,《櫻桃園》的離心傾向並非毫無章法,而是把章法和意義全部丟到背景後面了,將台前的呈現留下最單純的、切片式的生活寫實[2]。

回到Tom Stoppard 對這齣戲的製作,他把整個原本該是在背景後面醞釀的意念搬到台前來演了,在不破壞原本的劇本和散文結構概念下,仍然用"間接和隱晦的方式"在渲染整個意念。我指的是:在音效方面,將原本單調的舞台提示"the sound of a breaking string, dies away sadly"呈現得非常前衛、非常"崩解",造成類似《夜麻》系列中轉椅子和倒帶的效果;在表演上,有如分鏡般的三個人在三面落地窗前望著櫻桃園若有所思、第二幕Tramp 亂入時背後站的一排勞工、以及下半場開場時麗波芙夫人被面具者包圍的那種接級鬥爭隱喻,不增加一句台詞、不刪減一個動作,卻帶出了劇本中更多層次的聯想;換幕時,搬運道具的工作人員全部穿著勞工服,不落幕,還特地用燈光將這群勞工在工作的剪影印在舞台後方。

這些安排非常明顯不是契柯夫"自己的東西",烘托出來的意念也是其他人對《櫻桃園》額外的解讀,整個手段卻簡約、俐落、恰到好處,只是醞釀一個無形的"場",並且非常有"凝聚力",將原本一不小心就會自溺而疏離的"離心式劇本"呈現得非常有立體感!

我看到的,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契柯夫嗎?!



退掉的那一顆星

退掉星星的原因,諷刺地正好就是我注意到這齣戲的原因:伊森霍克。

其實我一直都滿欣賞這位身兼演員和作家的有趣人物,看過他演的《Before Sunrise》和他親自編劇加演出的《Before Sunset》,又看過他寫的小說《Ash Wednesday》,一直認為他是個細膩的傢伙。然而,他在此戲中的表現,真的不好!這個不好的表現從紐約就一路被劇評家指指點點[3],似乎經過了馬德里、新加坡,到了倫敦還是依然不好,怎麼這樣呢?
一向不喜歡在進入劇院前先看劇評或別人的心得,以免產生先入為主的成見,卻不小心注意到夏天小姐也有一篇此戲的評論,害我很想先作弊偷看,真是有夠癢。好不容易忍到看完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點開文章來搔搔,當我看到文中也將伊森霍克轟得體無完膚,除了狠心地深深贊同,也不禁試著分析,到底是哪裡錯了?

翻開我的看戲筆記仔細檢查,竊以為關鍵在於"鏡頭"和"舞台"。
首先,我不認為伊森沒有入戲,因為他的表情和眼神是對的,從他的眼神當中可以看到一點冷漠參雜著防衛性的驕傲,基本上我認為滿對的。但是我受不了的是,他只要一開口講話,雙手就會像不知道要擺哪裡一樣找口袋、插口袋、拔出來、再找口袋、插口袋...,然後移位上又晃來晃去,似乎是想表現得自然一點,但是又受制於正面一定要面對觀眾,反而顯得很僵化。接著是口條的部分,另外兩位老美倒還好,你這個霍克硬是要操著美國南方working-class accent 是不是太固執了一點,整個跟另外五個人(對,包含兩位美國人)格格不入;除了腔調之外,音量和中氣也沒有控制好,跟Anya 情話綿綿的時候那麼大聲幹嘛,這麼凶會嚇壞女孩兒,倒是在和Liubov夫人吵架的時候我認為音量正好;最後則是抑揚頓挫不明顯,語調太平淡了,讓人覺得"自然過了頭"反而不像是在好好演戲,而是在當平時的自己。
總而言之,醫生,請問"臉部表情演得好、肢體動作演不好、強迫自己面對觀眾、音量大小不會控制、口條太放鬆不夠劇場"這些症狀到底是得了什麼病呢?答案是,太習慣攝影機鏡頭了吧!那種觀眾焦點由運鏡來捕捉的演戲方式,在舞台上是相當可怕的噩夢。
處方呢?趕快回去好萊塢吧,百老匯是很危險滴!

雖然伊森霍克在我心目中,依然算是一位有點內涵的明星(star),但在這齣戲中,我不得已地還是要把他當作一顆多餘的星星給退掉。



The Bridge Project

老實說,在看到節目單的內容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這個"項目"。看了節目單內容,以及夏天小姐的文章(我不必、也沒有辦法介紹得更好)後,才有點明白這個項目想要做啥。一個眾星雲集的定目劇團真是個了不起的想法,雖然我會建議他們先去好萊塢把伊森霍克放生,然後再抓一隻強一點的演員加入這個陣容。

目前這個陣容,英國贏太多!Sinead Cusack 演老女士真的很精彩啊!Simon Beale 也將那種自身階級的掙扎和迷惑傳達的很棒!就連年輕的Rebecca Hall 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竟然也把我給揪住了,搭配上那種"斷掉"和"崩解"的氛圍,瞬間釋放掉,然後搬家時又默然離去,其實很到位!

美國方面,就只有Richard Easton 演老老先生有讓我看到演技,Josh Hamilton 還算中規中矩。





總結

幾乎是場五星級的演出!漂亮的製作團隊,加上有頭腦的導演、有野心的總監,我非常期待The Bridge Project 後續推出的劇目!

參考資料

劇本英文翻譯全文: http://www.ibiblio.org/eldritch/ac/chorch.htm
[1] 孫惠柱, "戲劇的結構與解構", 台北市: 書林, 2006, pp. 32 - 36.
[2] 台大戲劇系胡耀恆教授個人網頁上之內容,因屬未出版著作,故此處不提供連結。
[3] Theater News Online, Matt Windman: http://theaternewsonlin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