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行車記錄

台南人劇團。歐美當代經典第貳號作品
2013/03/29 at 衛武營


幾乎忘了台灣劇場有多麼精彩,台南人劇團的《行車記錄》及時提醒了我。
讓我忘得最徹底的,是台灣的精緻度。就倫敦的小劇場而言(暫不談那些國際級的大型製作,如我們台灣觀眾熟悉的 Complicite《春琴》),在這劇場之都激烈的競爭當中其實大家的完成度也是隨便都挺高的,但這個環境的審美觀追求的是寫實和簡約,簡單真實的場景、簡單真實的燈光、能少則少的音效,剩下的就交給口條都被雕琢再雕琢的演員們來發揮,演技於是成為小劇場的主要重點、唯一重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硬」字。台灣的劇場審美就豐富多了,舞台要寫意同時具備符號和象徵、燈光要渲染氛圍、服裝要烘托性格,現在連音效也高度完成到填滿所有空檔,《行車記錄》根本就是將台灣的精緻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這並不是在說,靠著舞台上的豐富性,台南人劇團的演員們就不那麼「硬」。李劭婕超硬,在不同年齡上的跳躍十分具有說服力,好希望能在十年內看到李劭婕演《人間條件一》的阿美,一定也會很棒!擔任配角的三位演員恰如其分,多一分少一分、搶一分放一分都不對了,尤其是擔任歌隊的部分,轉場音效、阿卡貝拉、內心獨白、甚至充當汽車的後照鏡,讓戲裡的幽默不乾不膩,相比之下《拉提琴》當中的的默劇演員就完全遜掉。比較可惜的是男主角的林子恆,雖然飾演的姨丈在型態上也很到位,但對角色詮釋略顯空洞,無法讓我感覺到像對手戲的小小那樣有思想有掙扎。例如,釣魚那場戲應該是個挖掘姨丈的好機會,但卻只有中規中矩地交代過去,未能營造出姨丈的深度,甚是可惜。這在他於演後座談中,對於角色問題支吾難言應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但或許也只是我個人的感覺,也有其他劇評對林子恆讚譽有加。又或者是臨場狀態的差別,也不無可能。


劇本的翻譯編修獲得許多好評,也能看出吳瑾蓉的用心和熱誠,但同樣就我個人而言,這語言還是讓我覺得疏離。我在開演前急忙於偌大的衛武營都會公園內尋找演出場地時,沿路上遇到不少傍晚出來散步運動的鄉親們,是這些熱心的鄉親主動親切地操著道地台語指路,才終於讓我在開演前五分鐘找到場地。還沉浸在溫暖草根的台語文法中,當我聽到「若有什麼能讓已婚男人變回男孩,那就是今晚。」或是「對不起,但是我真的該走了。」這些雖然是中文,卻已和本土文法大相逕庭的台詞,只能無法克制地在腦中冒出對應的英文文句,但時不時出現的「草本精華」等在地名詞卻又極其本土,讓我覺得很衝突。竊以為既然是外來的翻譯劇本,不如將人事時地都留用譯名,保持劇本調性的一致和慣性。但其實也有很多人不認為這個翻譯有任何問題,這樣的觀察讓我思考,是否台灣觀眾在近年來英美影集大量輸入的影響下,已經不自覺地將部分輕度英文文法內化成日常使用的語言了,以致於我直覺翻譯回英文的文句、大多數人聽起來沒有任何不習慣?抑或單純只是我太苛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